正版现货新书 大唐权鉴:李氏王朝家国天下 9787516410417 李世化编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22.4
5.9折
¥
3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世化编著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16410417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8496048
上书时间2024-10-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乱世英杰 太祖赵匡胤
1.出身将门,善于把握机遇的赵匡胤 (2)
2.上演陈桥兵变,建立赵宋政权 (7)
3.皇权集中:杯酒释兵权 (10)
4.卧榻情节:未完成的统一心愿 (15)
5.重文轻武的赵氏集权统治 (21)
6.兄友弟悌,身死成谜 (25)
第二章 崇尚文治 太宗赵光义
1.烛影斧声中代侄继位 (29)
2.守内虚外的统治策略 (32)
3.吸取教训,以文治国 (36)
4.贬抑祖系,确立宗嗣 (39)
第三章 好大喜功 真宗赵恒
1.勤修内政现太平盛世 (44)
2.澶渊之盟:以屈辱换和平 (47)
3.粉饰太平,抑直任佞 (50)
第四章 偃武修文 仁宗赵祯
1.少小继位,太后秉政 (55)
2.景佑亲政,不值称道 (62)
3.国母之争,生死两皇后 (66)
4.重新上演的“澶渊之盟” (69)
5.半途而废的庆历新政 (71)
6.宫廷惊变,无奈立储 (74)
第五章 锐意改革 英宗赵曙、神宗赵顼
1.养子继嗣,解怨两宫 (78)
2.“濮议”论战:追赠生父名分 (81)
3.病榻立储:英宗大志难酬的短暂一生 (83)
4.受命即位的宋神宗赵顼 (87)
5.踌躇满志:锐意进取的少年天子 (90)
6.熙丰变法:矢志变法图强的宋神宗 (92)
7.雄心未酬,抑郁而终 (95)
第六章 无力回天 哲宗赵煦
1.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和影子皇帝 (99)
2.元佑更化:改革背后的朝廷 (104)
3.蜀、洛、朔党争,不见硝烟的战场 (107)
4.影子皇帝的复仇始末 (110)
5.哲宗孟皇后的悲喜一生 (114)
第七章 任人宰割 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1.浪子当朝:从建中到崇宁的执政过程 (119)
2.雅好艺术,崇信道教 (123)
3.粉饰太平,镇压起义 (126)
4.“光复”燕云:长久的梦想与短暂的辉煌 (129)
5.被迫禅位,异邦偷生 (132)
6.强披龙袍的宋钦宗 (135)
7.柔弱寡谋怎能救国 (138)
8.靖康之耻,亡国遗恨 (140)
第八章 偏安江东 高宗赵构
1.求和使者,患难皇帝 (144)
2.无意抗敌,有心偏安 (147)
3.苗、刘之变:宠信奸佞的后果 (150)
4.宋高宗的“杯酒释兵权” (153)
5.绍兴和议 (156)
6.甘当附庸,无奈退位 (159)
7.深明大义吴皇后 (162)
第九章 壮志难酬 孝宗赵昚
1.皇权重回太祖脉 (166)
2.隆兴北伐与隆兴和议 (169)
3.得与失:孝宗重振皇权的努力 (172)
第十章 庸碌无道 光宗赵惇
1.绍熙初政,不孝子登基 (178)
2.跋扈善妒的李皇后 (181)
3.偏执疯皇帝,儿夺父位得人心 (184)
第十一章 傀儡皇帝 宁宗赵扩
1.理政无方,有德无才 (188)
2.庆元党禁下的傀儡皇帝 (192)
3.嘉定议和:草草收场的开禧北伐 (195)
4.重臣弄权,矫诏立嗣 (197)
第十二章 志大才疏 理宗赵昀
1.废立阴谋:从平民到皇帝的奇旅 (201)
2.端平更化:有名无实的中兴之梦 (204)
3.端平入洛:收复故都梦想的破灭 (207)
4.蒙军南进,宋朝岌岌可危 (211)
5.荒贻晚年,委政佞臣 (214)
第十三章 无能丧国 度宗赵禥
1.十年天子:先天不足的皇帝 (218)
2.蟋蟀宰相:欺君误国的权臣 (221)
第十四章 破国亡家 恭帝赵显、端宗赵昰、末帝赵昺
1.孤儿寡母:赵氏王朝的穷途末路 (226)
2.吐蕃高僧:恭帝的最后岁月 (230)
3.抗元英雄:永照汗青的文天祥 (232)
4.亡命天涯的宋端宗赵昰 (235)
5.崖海大战:赵氏家族的悲壮末路 (238)
6.宋陵大浩劫 (241)
内容摘要
各色朝臣:容百家为李氏所用
一个人即使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因此,历朝皇帝都特别注重网罗人才,为己所用,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天下和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李渊容百家朝臣,也同样是为了维护李家的天下和巩固加强李氏家族的统治。
唐高祖李渊当上皇帝后,他的朝臣基本上由三类人组成:隋朝的旧官吏;北周、北齐和隋代官吏的子孙;以前各朝代皇室的遗裔。唐高祖时期的十二名宰相中,其中八人都与隋室或唐室有姻亲关系,唐高祖任用的很多高层文武官员都是他的太原时期的旧部,大多数官员的出身与他基本相同。
裴寂是北周贵族后裔,在唐高祖的朝臣中他可以算得上是最有权势的人物。裴寂在隋炀帝手下任过许多职务,最后做了晋阳宫副监,李渊便是在这里起事的。裴寂为李唐王朝建立初期提供了宝贵的帮助,李渊自然没有忘记他的恩情。李渊登基以后,裴寂官居右仆射,知政事。裴寂本不是什么将才,经常打败仗,但是,李渊却厚待他,视他为至交,各种赏赐自不必说,视朝时经常让裴寂与他同坐。后来,李渊的第六个儿子娶了裴寂的女儿,二人的关系更加牢固。
萧瑀是唐高祖时期的另一位执掌大权的人物。他是后梁明帝之子、隋炀帝时萧皇后的弟弟,在隋朝历任多职。萧瑀在隋朝时,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银青光禄大夫,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被隋炀帝疏斥。萧瑀劝谏隋炀帝不要攻打高句丽,要注意防范突厥的进犯,这与隋炀帝的政见针锋相对,引起了隋炀帝的震怒,萧瑀被贬为河池郡守。唐高祖李渊攻取长安以后,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萧瑀来降。唐高祖很器重萧瑀,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先任命他做内书令,后又与裴寂同职做尚书省仆射。萧瑀对同僚持严厉批评态度,被许多朝臣厌恶和惮服。李渊却如此重用他,一是因为萧瑀为人正直,二是因为他家几世贵族,三是因为萧瑀是独孤家族的女婿。李渊把他看成心腹,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御榻而立。萧瑀熟识国典朝仪,他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深得李渊信任。
陈叔达是南朝陈宣帝(569—582年在位)第十七子,在隋炀帝时曾任门下省给事中,后被外放。在唐军进攻隋都时他参加了唐军,成为李渊的幕宾。公元619年至626年,他历任门下省纳言和宰相之职。
封伦(封德彝)也是唐高祖的主要权臣。封伦是隋朝一个刺史之子,也是北齐显宦的后代。他在隋文帝末年拜在杨素门下,杨素委他为内史舍人。到了隋炀帝时代,他结纳虞世基,隋炀帝游幸南方,他变成了宇文化及弑君的党羽。宇文化及败在李密手下时,他逃往长安,投降了唐。唐高祖李渊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后升任中书令带宰相衔。公元621年到623年,封伦任民部尚书(唐朝改称户部尚书),后来还当了唐太宗对王世充作战的顾问。封伦其实是个投机分子,在唐太宗与李建成争嫡的斗争中他曾企图两方面讨好,此举在公元627年他死后始被人知,封伦把此事瞒得密不透风,唐太宗即位以后还任命他为右仆射(626—627年)。他在民部尚书任内的作为还颇得当时人士的赞誉。
在李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如果要在皇族宗室中找一位功勋卓著的人物与秦王李世民相媲美,那就当数河间郡王李孝恭了。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族侄,父亲李安,隋朝时任领军大将军,唐初封为西安王。李孝恭年轻时就稳重有识。李渊攻克京师长安后,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又任命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带军直入巴蜀,降下三十余州。由于李孝恭对降附之人怀之以礼,抚慰有加,书檄到处兵不血刃,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称得上“仁德”二字。李渊非常欣赏他,武德三年(620年),李孝恭又献计平灭萧铣的割据政权,被拜为信州总管。武德七年(624年),他又率兵击败江东辅公祏的反叛,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他所统辖。李孝恭本性宽恕退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李渊、李世民都对他十分亲厚。唐太宗时曾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李孝恭仅次于长孙无忌位列第二名,可见其功劳之大。
李渊的大多数大臣们都与唐皇室出身相类似,祖上曾在隋朝做官或者在以前的朝代做官。李唐王朝以这种方式组成的官僚体制,成为李氏家族力量的源泉。这有助于加强李氏家族的统治,消除不同人士的疑虑,促进国家的统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