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55.34 4.7折 ¥ 118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杨东晨,甘肃省轩辕文化研究会
出版社陕西三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1814911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9054259
上书时间2024-10-06
总序
序
自序
第一编 史前研究总论
史前人物与文明起源研究的诸问题要论
论研究传说人物的宗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论传说人物研究对现代文明的促进作用
第二编 创世传说人物
开天辟地与盘古氏的传说浅论
中华始祖母华胥氏的事迹考
中华建筑始祖有巢氏的事迹考
第三编 三皇文明探索
中华发明火的始祖燧皇考
论太昊伏羲是中国文明的始祖
中华圣母女娲氏的事迹考
少典有熊氏和有蟜氏考
炎帝故里的诸种说法和观点辨析
炎帝的族属和称号考
论炎帝神农氏创造的文化
论炎帝家族的发展史
炎帝陵的重要地位应当充分肯定
第四编 五帝文明研究
黄帝故里的诸种说法和观点辨析
论轩辕黄帝故里在甘肃清水县
黄帝正妃嫘祖与本姓后裔的事迹考
轩辕黄帝八次迁徙定都于河南新郑考
论黄帝治理天下及其创造的文化
黄帝同期人物探寻
论帝颛顼高阳氏的生平事迹
论帝喾高辛氏的生平事迹
论帝尧陶唐氏的生平事迹
论帝舜有虞氏的生平事迹
永州九嶷山舜陵的传统地位不可动摇
第五编 弘扬炎黄文化
民族血脉五千年 华夏祖先为开端———论《史记》对炎黄文化确立的重要贡献和价值
论炎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论黄帝对中华文化的重大贡献———兼论黄帝文化在中华文化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发扬黄帝为公精神 建设民族和谐家园———兼论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关系
弘扬黄帝文化 建设富民强国———论黄帝与中华民族五千年血脉文化的关系与时代价值
隆重祭祀祖先 振奋民族精神———论祭祀文化形成与清明祭祀黄帝的重要意义
轩辕黄帝陵 中华民族魂———论陕西桥山黄帝陵在诸陵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后记
第一编 史前研究总论
史前人物与文明起源研究的诸问题要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们对漫长人类社会史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提供的材料,又结合其他资料,提出了阶级和国家起源的科学理论和学说。列宁又在1917年、1919年分别发表了《国家与革命》《论国家》,进一步阐述了国家起源的理论和学说,从而正式确立了原始社会史这门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和规律。中国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也完全符合革命导师的理论和学说,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教科书,一般都将夏朝建立(前2070)前的漫长时期(随考古发现而向前延伸,巫山猿人化石发现后,约知其为200万年至夏前)称为“原始社会”。亦有称其为“前氏族”与“氏族社会”或“上古”的。改革开放后,又增加了“史前”“远古”“部落时期”等称谓。《辞海》云:“史前学,指研究没有成文历史以前的人类历史阶段的一门学科。对这一历史阶段也称作‘史前史’。”其中的旧石器时代晚期(5万至1万年前),是人类社会由原始群(亦有学者称血缘家族公社或家庭)正式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的重要阶段。随着先民体质、思维、意识等的基本与现代人相同,原始宗教的自然、图腾崇拜日益发展,在“万物有灵”思想支配下,产生了想象的神话。到新石器时代(约1万至前2070年),母系氏族社会日趋繁荣并逐步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部落出现,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产生,对社会有贡献的部落首领受到先民崇敬,遂形成以“三皇”为代表的许多神话传说人物。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约5000年前)后,原始宗教的三种崇拜形式并存,而“祖先崇拜”意识增强。在社会逐渐向文明过渡中,又出现了以“五帝”为代表的许多传说人物。新石器时代是上承氏族形成、下启夏王朝的中国文明起源阶段,也是天下众多氏族分别融合为华夏、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等“五大族群”(史家又称“五大民族集团”)的重要阶段。拙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及其同期人物(涉及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神话人物),且为了避免与他人已使用的篇名重复,遂以“史前人物与文明”冠名。不言而喻,从华胥氏至舜帝,皆属于古史传说时代的神话传说人物范畴。
一、世代史学家对古史的研究与上限追溯
中国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一样,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经历了神话与传说时代。又因神话往往与传说故事杂糅,很难严格区分,故我国学术界又往往称其为“神话传说时代”。其下限清楚,认识比较一致,上限则难以确指,认识不一。我们采取始于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的学术观点,但也涉及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神话人物。
由于史前社会及人物是先民世代口耳相传的,没有文字记载,后世人整理时又往往带上了自己所处时代的思想意识,所以“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一般都以“半神半人”“人与灵兽”或“人与禽虫”糅合的形象出现,形成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的似乎荒诞不经的史段。西汉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约生于前145或135,卒年不详)在《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翦伯赞《先秦史·序》(《中国史纲》第一卷《序》,1943年6月20日写)云:“几千年来,秦以前的古史,只不过是飘浮于神话与传说中之一些扑朔迷离的阴影而已。历代学者,对于这一段古史的论著,也只是传神书怪,捕风捉影,因误正误,以讹传讹,蜪至荒诞不经,极奇离诡谲之大观。”[1]因而在考古学未在中国兴起以前(即1920年前),古代文人学士及近代(传统认为是1840年为近代史开端,近年有学者提出,应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开端)初期的史学家虽然代代探寻,著作辈辈问世。但因那时马列主义刚开始(1919年)向中国传播,没有可靠的地下考古发掘材料佐证,故对中国古代上限的认识,还多停留在“秦朝为始”的阶段。将其以前的历史,称为“传疑时代”。我国对殷代前的文化整合,从西周初期的周公就开始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形成“百家争鸣”、著作丰富的可喜局面。西汉戴德、司马迁等,对古文献的整合、订正又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东汉郑玄开始至清末崔述等的辨伪,使中国文献的古史资料又得到不少订正;同辨伪之学一起兴起的金石学,发展到北宋时,进入将发现的古器物当作学问研究的阶段。清乾嘉(清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年间后,即1736年至1820年)以后,金石学达到了辉煌阶段,论著达四百多种。再经近现代王国维、郭沫若的研究和发展,铭文已成为对古史进行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自金石学发展以后,中国的古史,始得上溯于两周之世。”[2]20世纪20年代后,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与马列主义传进中国,随着殷墟甲骨文的出土,甲骨与青铜器铭文研究的深入,“于是中国的古史,始得上溯于殷商之世。”[3]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常称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已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正式出版,标志着以科学方法使古史由秦汉上溯至殷周。“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著作,(20世纪)20年代有李大钊的《史学要论》。研究成绩最大、起步最早的当推郭沫若,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不论现在看来有什么缺点,却是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开山之作。”[4]对于商朝以前的古史,古代的学者代代不断探寻,留下了许多研究成果。近代、现代的学者,以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审视古文献的记载,结合考古新资料,继续揭示中国古史的渊源。
中国史前社会的开端,最新的大学教材已从过去说的元谋人(175万年前)改称为始于巫山人(200万年前)。考古学将原始社会(史前史)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长达二三百万年,人类使用的石器为打制,比较粗糙,过着采集、渔猎生活,相当于原始群至母系氏族公社萌芽、产生、发展至形成的阶段;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约1万至8000年前),一般又将其归入新石器时代,曰“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称其为前仰韶文化)。在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工具的同时,已使用局部磨光的石工具,并发明了较为进步的弓箭。先民的经济生活转变为渔猎和采集;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一万年以前,结束于夏朝建立(前2070年)以前。其间已发明农业和驯养家畜,开始定居农耕,辅以渔猎和采集。先民广泛使用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并会烧制陶器和纺织、缝制衣服等(考古学称其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我们研究的就是史前新石器(含中石器)时代的社会状况。从社会组织形式说,我国从200万年至20万或30万年前,属于血缘家族公社(一说血缘家庭)阶段。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5]林耀华先生释:“这就是说,人类和人类社会是一起产生的。因为单个人不可能生存,人类一开始就是群居,就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开始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开端。”[6]20万或30万年至5万年前,为母系氏族公社萌芽、产生至形成的阶段。约从5万年至5000年前,是母系氏族社会发展、繁荣并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约从5000至4078年(2000年公布夏建立为4070年前,至今年应为4078年)以前,为父系氏族社会繁荣与崩溃的阶段。
新石器时代(含中石器时代)经历的约5922年(1万至4078年前),是中国史前社会的重要转型阶段,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形成的阶段,更是中国文明的起源阶段。《辞海》云:“野蛮时代,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使用的一个术语。指继蒙昧时代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始于制陶术的发明,终于文字的出现。相当于考古学上新石器时代至金属器时代初期。经历了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援用此语并增加含义,指人类学会经营畜牧业与农业的时期。其上限为氏族制度的全盛,下限为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形成,随后进入文明时代。”恩格斯所指出的“文明”,是指财产私有、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它与目前学术界一些专家所说的: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精神、政治(一说制度)文明的总和就是“文明”不同,上限是从夏代开始。在氏族制度全盛至解体的五六千年中,流传着许多氏族公社、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代表人物,以及在其之前的神话人物。我们逐一研究后,认为一万年前的神话人物没有“人”的形象(含部分器官与人相似),纯系先民想象的“神”类;一万年至夏朝建立前的传说人物,基本上可与当时的社会相结合,传说的形象也基本上与人体结构(含部分结构)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并采取了中国文明起源的上限从华胥氏(约9000年前)开始,下限止于帝舜病逝或禹建立夏朝(前2070年)。至于神话传说人物的年代或时代,学术界的争论较多,差距相当大(如有的学者认为有巢氏、伏羲氏是约200万年至20万年前的传说人物等),难以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看法。我们综合学术界的各种观点和断定年代,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研究,从研究、论述的方面和历史实际出发,在以下的史前人物研究中,大体列出他们的生存年代,以供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