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法理学 9787562030799 肖光辉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19.45
5.9折
¥
33
全新
仅1件
作者肖光辉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2030799
出版时间2007-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3元
货号2873196
上书时间2024-10-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编 法学概论第一章 法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4第二章 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1 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6第三章 法理学的地位和意义 第一节 法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地位/25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29第二编 法的本质第四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的定义/32 第二节 法的本质/36 第三节 法的特征/40第五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的要素概述/44 第二节 法律概念/46 第三节 法律规则/49 第四节 法律原则/54第六章 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 第一节 法的渊源/59 第二节 法的效力/72 第三节 法的分类/80第七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概述/87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91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95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98第八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的概念/103 第二节 法律部门的划分/105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108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114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117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构成/120 第四节 归责与免责/123第十章 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128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32 第三节 法与权利和义务/139 第四节 权利与义务的分类/140第三编 法的演进第十一章 法的起源 第一节 法的起源概述/146 第二节 法的起源的各种理论与学说/148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150 第四节 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151 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与国家成文法的区别/154第十二章 法的历史形态 第一节 法的历史形态概述/156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法律制度/157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15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161 第五节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163第十三章 法系 第一节 法系概述/166 第二节 中华法系/168 第三节 印度法系/169 第四节 伊斯兰法系/170 第五节 大陆法系/171 第六节 英美法系/172第十四章 法律的发展 第一节 法律发展概述/175 第二节 法律继承/181 第三节 法律移植/184 第四节 法制改革/188第十五章 法制现代化 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194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的模式/198 第三节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201第四编 法的运行第十六章 立法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205 第二节 立法的原则/209 第三节 立法权限的划分体制/216 第四节 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218 第五节 法律文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221第十七章 执法 第一节 执法的概念/224 第二节 执法的主体/226 第三节 执法的内容/232 第四节 执法的原则/233 第五节 执法的特点/235 第六节 不当执法的救济/236第十八章 司法 第一节 司法的概念/239 第二节 司法主体/241 第三节 司法原则/243 第四节 司法程序/245 第五节 司法的特点/246第十九章 法律监督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249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功能/251 第三节 法律监督的原则/253 第四节 法律监督的体系/254第二十章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 法律职业/261 第二节 法学教育/267第二十一章 法律方法 第一节 法律方法概述/271 第二节 法律思维/272 第三节 法律推理/274 第四节 法律发现/276 第五节 法律解释/277 第六节 法律论证/280第二十二章 法治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 法治释义/282 第二节 法治的要素与标志/288 第三节 法治的模式与法治国家的形成/294第五编 法的作用与价值第二十三章 法的作用 第一节 法的作用概述/298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300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301 第四节 法的局限性/303第二十四章 法的价值总述 第一节 法的价值概述/305 第二节 法的价值体系/307 第三节 法的价值的冲突与解决/309第二十五章 法的基本价值 第一节 法与利益/311 第二节 法与秩序/317 第三节 法与自由/322 第四节 法与正义/325 第五节 法与效率/327 第六节 法与人权/330第六编 法与社会第二十六章 法与经济 第一节 法与经济概述/335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339 第三节 法与产权/343第二十七章 法与政治 第一节 法与政治概述/347 第二节 法与国家/349 第三节 法与政党及其政策/350 第四节 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352第二十八章 法与传统法律文化 第一节 法律文化概述/355 第二节 法律文化的要素与结构/359 第三节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361 第四节 法律文化的现代化/366 第五节 法律意识的培养/368第二十九章 法律与道德 第一节 道德的基本含义/37l 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372 第三节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374 第四节 法律与道德的异同/375 第五节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376 第六节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377第三十章 法与宗教 第一节 宗教概述/381 第二节 法与宗教的一般关系/382 第三节 宗教中的法律与法律中的宗教/383 第四节 教会对法律的影响/386 第五节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与宗教/387
内容摘要
第一编 法学概论
第一章 法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与法学是什么,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提法。表面看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一个对法学不甚了解的人也会回答:法学是研究法律的科学。严格地说,这种认识虽然也算大体正确,但却算不上深入和精确。
一、有关法学及其研究对象的观点
要想深入和精确地了解法学及其研究对象,必须了解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法学的对象有不同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法学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刑名之学”。刑名,指的是以刑法为主体的各种法律的用语和条文。法,指的是由国家制定的成文规则。术,指的是帝王统治术或权术。“法学”或“法科学”在中国广泛使用,是在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在西方,“法学”一词源自古代拉丁语的Jurisprudentia其原意是“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该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上述两种对法学对象的理解分别流行了千余年。而它们显然与现代人的认识存在差异。这种现象说明,法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中并不完全一致。
2.不同学派的法学家们对于法学对象也有不同的理解。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学以正义为研究对象,该派鼻祖格老秀斯曾把法学定义为“关于正义地生活的学问”。分析法学派则认为应当把正义问题从法学研究领域中祛除出去,法学的对象只能是实在法,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社会法学派则强调法学不能只研究法律本身,还要研究法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而统一法学派则主张把法律的价值、形式和事实统一起来研究,即把正义、实在法和社会事实联系起来研究。
3.认为法学是研究法律的科学.有可能对一些人产生误导。他们可能会认为法律就是书本上写着的法律条文,研究法律就是研究这些条文。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法学绝非只是研究法律条文本身,其实,法学家们经常是透过法律来研究社会的观念、制度和过程,同时,也透过社会的观念、制度和过程来研究法律。
4.法学与法律科学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复杂。例如,说先秦的“刑名法术之学”是古代的法学,人们不会有异议,但称之为“法律科学”则有可能会引起争论;说“纯粹的法学”是可以的,说“纯粹的法律科学”则肯定会被批评
精彩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法学人才,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法理学教材。教材按照法理学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教学要求,根据历届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教材力求通俗易懂,充分吸收国内外关于法理学发展的*成果,关注于反映学科前沿,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法理学问题。
媒体评论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法学人才,编者组织编写了这本法理学教材。教材按照法理学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教学要求,根据历届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教材力求通俗易懂,充分吸收国内外关于法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关注于反映学科前沿,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法理学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