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唐诗中的家风家训/唐诗中国 9787571113612 王士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唐诗中的家风家训/唐诗中国 9787571113612 王士祥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0.63 5.9折 35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士祥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1113612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1487562

上书时间2024-10-05

黎明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士祥,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先后出版著作13部,包括《名人妙对》《唐诗趣谈》《从小学到大学:必背经典古诗词》等。曾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年度社科人物、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目录
目录      居高声远非秋风——虞世南家族…………………………001      才高曾被比潘陆 奉和二皇作陆云? 忠直恳切事明君      哀毁骨立事亲孝      贤良直谏为人镜——魏征家族……………………………021      深策奇谋不被用 誓成良臣多诤谏 五世孙谟有祖风      饮露清心翳叶中——李百药家族…………………………038      学富才优振士林 博涉多才号奇童 代掌制诰修国史      孝由天性代代传      恭慎恒惭恩遇崇——薛曜家族……………………………052      原与皇家结姻亲 家世原来多贵胄 善文博雅留佳作      显赫尊崇须恭慎      诗书礼乐为家宝——王勃家族……………………………067      奉儒视作传家宝 事君勤勉做公侯? 樊笼屡入思田园      向佛忠孝以诗名——王维家族……………………………083      入用还推间气贤 为文已变当时体? 弟恭兄友事忠孝      笃志奉佛随母亲      奉儒守官缀诗笔——杜甫家族……………………………101      奉儒自元凯 愿登要路津 诗是吾家事      颜氏忠烈耀门楣——颜真卿家族…………………………116      儒学修养是家风 从来板荡识诚臣 慨然赴死淮西地      鲁公书法属家学      应念上公留凤沼——李德裕家族…………………………131      三代倾心为庙堂 位高不忘奖善心 党争之怨文才      世敦儒业为民生——白居易家族…………………………150      朝中敢诤谏 惟歌生民病 人生莫做妇人身 一生重修为      修己致君做尧汤——杜牧家族……………………………170      历代仕宦有名臣 万卷满堂向学风 尊经重史时贤赏      恳修坚学承世胄——柳公权家族…………………………189      嗜学久矣成风气 动循礼法辄谨重 婉切辞清文雅性      参考书目……………………………………………………207      后记…………………………………………………………211

内容摘要
     居高声远非秋风 ——虞世南家族 虞世南是初唐名臣,被李世民称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李世民曾经称赞虞世南有五绝:“一日德行,二日忠直,三日博学,四日文辞,五日书翰。”①虞世南是如何赢得李世民赞赏的呢?这和他的家族文化有什么关系吗?下面我就从他的一首咏蝉诗人手来分析: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②这首诗的题目为《蝉》,是虞世南跟着顾野王读书的时候写的。从《旧唐书·虞世南传》可知,虞世南与哥哥虞世基小时候曾跟着顾野王读书十多年。一次,顾野王听到树上有知了在呜叫,就让虞世南根据此情此景写一首咏蝉诗。虞世南奉师命稍作思考,便念出了上面的诗句。别看这首诗字不多,但气象很足。就凭这首诗,顾野王断定,虞世南前途不可限量。 不就是一首诗吗?顾野王为什么对虞世南评价如此之高呢?我们经常说,文学就是人学,有的时候就是几句话,其中所表现出的境界和气度却能预示作者的一生。古人是很相信这一点的。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诗人的格局与气度全在其中了。首句的“矮”是古代官员系在下巴下面帽带下垂的部分,这里是把蝉的两根触须比成了下垂的帽带,我们可以说指代官帽。句就定位了这不是一只普通的蝉。它的不普通还表现在“饮清露”上,显得它生性高洁。第二句写蝉趴在高高的桐树上,悦耳动听的声音传得很远。一般人认为,蝉声之所以传得远是因为秋风,可虞世南却有不同的认识,他认为声传得远是因为蝉趴的位置高,而不是一味地凭借外力。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虞世南的自信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后来,果然如顾野王所言,虞世南在仕途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多次受到李世民的称赞,甚至虞世南死后李世民还“哭之甚痛”。 仔细阅读《隋书·虞世基传》和《旧唐书·虞世南传》,我们不难发现虞世南家的文化特征,比如学有高才的好学精神、孝亲尊长的家庭传统等。虽然史书中没有直言这就是家风家训,但这些文化特征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才高曾被比潘陆 唐朝之前,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学习机会的,所以有“学在官府”的说法。意思是说,当时能够读书学习的,基本都是官家子弟。一来是普通人家没有读书的经费,有点钱还想顾住嘴保证肚子少挨饿呢;二来是当时政府办的学校对生源有身份要求,家里必须是当官的。比如《新唐书·选举志》中有六学,其中就有太学,这个机构的学生构成如何呢?“生五百人,以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为之”①。 好在虞世南家里有点背景,“祖检,梁始兴王谘议,父荔,陈太子中庶子,俱有重名”②,看来保证够读书认字的条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父亲的把虞世基和虞世南送到了顾野王那里读书。顾野王是当时的大学问家,《陈书·顾野王传》中说: 野王幼好学。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岁能属文,尝制《日赋》,领军朱异见而奇之。年十二,随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长而遍观经史,精记嘿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③ 顾野王是个神童,七岁能读通儒家典籍,而且是个“无所不通”的学神。能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保证是虞氏兄弟的造化,所以二人都取得了“博学有高才”的成绩。南朝陈重臣、一代文宗徐陵很看重虞氏兄弟。徐陵编过《玉台新咏》,“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④,徐陵的文章一出来,马上就会“上头条”,被大家争先恐后“点赞”“收藏”。在当时,哪位文人能被徐陵看上,一定有非一般的才学。 但是虞世基有性格,当徐陵向他示好想约他聊聊交个朋友时,虞世基没有放在心上,“世基不往”。这要换作一般人,肯定就结下梁子了:“我这身份主动提出想和你认识,你还拿起架子了?”可是徐陵是真的喜欢虞世基,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一直在找机会弥补没有见到虞世基的遗憾。 P1-3

主编推荐
本书是“唐诗中国”丛书第三本,由唐诗切入,诗、史结合,分析唐朝历史上十二个家族的家风家训,给读者以借鉴,利于当下的家庭文化建设。唐诗作为一种载体,可以记述家风家训,也可以反映人物特征、经历和家族文化。作者从唐诗和史料中提炼出每个成功家族的传承,梳理出家风家训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众多资料中找出可领人借鉴的家风家训丰富当今的家庭文化建设。

精彩内容
家风家训历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和体现在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作为唐代文化载体的诗歌,其中亦有丰富的家风家训元素:李唐皇室为什么重视道德经,那是因为李渊确立了正统;杜甫为什么钟情诗歌,那是因为他认为“诗是吾家事”;杜牧因为爷爷杜佑而钟情咏史;颜标因为被错认为真卿以后考中状元。以上这些都是家风家训的魅力。《唐诗中的家风家训》从唐诗切入,结合名人故事,探寻家风家训的文化意义。本书是“唐诗中国”丛书之一种。“唐诗中国”是我社联手《百家讲坛》坛主王士祥老师精心打造的解读唐诗文化的系列丛书。阅读唐诗,了解唐诗故事,感受唐诗魅力,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媒体评论
本书是“唐诗中国”丛书第三本,由唐诗切入,诗、史结合,分析唐朝历史上十二个家族的家风家训,给读者以借鉴,利于当下的家庭文化建设。唐诗作为一种载体,可以记述家风家训,也可以反映人物特征、经历和家族文化。作者从唐诗和史料中提炼出每个成功家族的传承,梳理出家风家训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众多资料中找出可领人借鉴的家风家训丰富当今的家庭文化建设。
"1.重视家风家训还具有国家文化战略意义,学习家风家训、坚持家风家训,本身也是爱国的表现。 2.诗的背后往往是事,史也是由一系列事构成的。我们所选择的每一个家族都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是支撑本书的重要基础。 3.如果我们把诗和史看作本书筋脉的话,故事则是构成本书的血肉。 4.一个个故事使每一个家族显得丰满了,而这些故事也是每一个家族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5.如学有高才的好学精神、孝亲尊长的家庭传统等,虽然史书中没有直言这就是家风家训,但这些文化特征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6.魏征是李唐初期的名臣贤相,李世民之所以说魏征是他的“人镜”, 这是因为魏征直言敢谏。直言敢谏不仅是魏征的个人品质,也是魏征的家风,对其后代和学生都产生了影响。 7.人们认为蝉是很高洁的昆虫,靠吸风饮露生存,不仅能为人们演奏出 不一样的乐音,还能成为贵臣帽子上的装饰。如果结合李百药的家世 再来细品这首诗,就更有意思了: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蝉,不如说是 通过蝉写出了李百药家族的文化传承。 8.回过头来再看柳氏家族,好学的家族习惯为整个家族的成功奠定 了基础,从而让他们在为政的过程中以礼法为准绳,不仅维护了朝廷 的尊严,而且赢得了历史的尊重。在诗文创作中,虽存世不多,但让 后人看到的都非浮艳的词汇,而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雅正之气。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