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报告: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报告: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10 3.6折 28 全新

仅1件

上海松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世骏、何锡蓉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1-16

鲜之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童世骏、何锡蓉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10052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8页
  • 字数 10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回顾人类现代化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兴盛与诸多大国的崛起有着重要关联,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其发展状况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历史经验表明,越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变革、科技快速进步,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当今中国之发展,是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最伟大的实践,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前半叶实现伟大复兴,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继续创造经济社会发展奇迹,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大智慧、大战略、大思路。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前沿城市,在促进国家发展、推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确立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加强对全球问题、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悉世界发展前沿动向,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研究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和与国际学术界同行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努力形成更多具有中国原创、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这也是新时期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缘于此,我们编辑出版《上海报告》丛书,就是要搭建一个凝聚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聪明才智的平台。
【作者简介】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校党委书记,兼任《哲学分析》(双月刊)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民众心理也相当关注。主要著作有:《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中西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现代化的辩证法:哈贝马斯与中国的现代化讨论》(英文)和《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合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译著)、《理性、真理与历史》(合译)、《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合译)、《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合译)等。
  
  何锡蓉,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兼及女性学研究。主要成果有著作《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双重建构》、《女性伦理新探索》、《历代女性悲剧大观》等;主编有《新中国的哲学历程》,合作主编《探根寻缘:中西哲学比较论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等;以及论文《从格义方式看佛学与中国哲学的早期结合》、《孔子的礼与人的文明》、《女性人格的异化及其重塑》、《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新进展》、《朴学的误读》、《修养:中国哲学的道路》等数十篇。
【目录】
总论中国发展的精神力量

第一部分思想解放的精神效应
1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道路
2突破极左思想束缚的艰苦努力
3真理标准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不同领域的思想解放

第二部分人民大众的幸福追求
1物质生活、个人利益和主体意识的重新认识
2打破“大锅饭”激发出人民群众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三部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1辉煌与屈辱皆是中国人民爱国为国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2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3海外侨胞同心支持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资源
4中国要对世界有更大贡献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制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2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3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
4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部分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1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普通劳动者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3在国际国内风浪面前清醒而又顽强地扎实奋斗
4中国达到“小康社会”以后仍然需要艰苦奋斗

第六部分闯关破难的时代精神
1打破小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模式的习惯思维
2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3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4政治勇气和历史责任的高度统

第七部分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
1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第八部分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
第九部分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第十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