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

8 1.7折 48 九品

仅1件

上海普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天恩 著;王天恩、高德毅 编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14

上书时间2022-05-23

上海书海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书衣上有点污渍书边角有点磨损,书边口有点污渍。详见图片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天恩 著;王天恩、高德毅 编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4446792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3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养读本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师成长学养读本》从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视角出发,关注高校思政课教师学术素养发展,对接人教版中学政治教材,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涉及内容重点,呈现大学阶段应该着重的教学侧重点;多维度剖析思政课教学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教师提供思考方向;介绍相关经典文献导读,解读重要理论观点或关键性概念范畴;讲述课程设置和发展的历史沿革,展示课程教学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体系、提供教学文化资源,使青年教师了解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重要性,增强学科归属感,同时亦可好地规划自身发展方向,提升自身学术素养。
【作者简介】
  王天恩,男,1954年11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王天恩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篇 知识衔接与重点处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重点概括
(二)知识衔接
(三)内容处理
(四)文献脉络

第二篇 问题聚焦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
二、实践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问题
三、反映论和建构论的关系问题
四、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五、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问题
六、所有制与当代社会发展问题
七、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八、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问题
九、当代社会主义新变化问题
十、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关系问题

第三篇 文献研读
精读
一、《共产党宣言》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五、《资本论》 第1卷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
七、《反杜林论》
八、《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九、《自然辩证法》(节选)
十、《谈谈辩证法问题》
泛读
一、《博士论文》
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三、《精神现象学》(上、下)
四、《基督教的本质》
五、《论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历史》
六、《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七、《保卫马克思》
八、《启蒙的辩证法》
九、《单向度的人》
十、《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十一、《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十二、《共产主义地平线》
十三、《21世纪资本论》
十四、《产权经济学》
十五、《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
十六、《现象学导论》
十七、《实用主义》
十八、《哲学与逻辑句法》
十九、《建构实在论——一种非正统的科学哲学》
二十、《物种起源》
二十一、《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
二十二、《科学的社会功能》
二十三、《理性、真理与历史》
二十四、《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第四篇 课程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首次设置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分设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设置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发展前景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衣上有点污渍书边角有点磨损,书边口有点污渍。详见图片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