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宗懋 著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2-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C13
上书时间2021-07-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宗懋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2-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5114996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86页
-
字数
16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主要阐述了我国各个主要历史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中国六大茶类的属性、品种、栽培、加工、贮运、饮茶,以及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叙述,表明了中国对茶叶科学的认识和利用过程,并对各种茶茶的饮用方式,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饮茶方法和礼仪,以及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作了剖析,进一步反映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茶叶文化风貌。
- 【作者简介】
-
陈宗懋ChenZongmao(1933.10.1-)茶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海盐县人。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
60年代开创茶叶农残研究,提出各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规律和预测模型、18项国标和5项部标。首次探明空气漂移是茶叶农残徘徊不降的原因,研究居国际前沿水平。其实验室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出口唯一认可检验机构。近年对降低我国茶叶农残有突出贡献,三年全国超标率由80%降至20%。90年代开拓昆虫化学生态学新领域,从茶树-害虫-天敌化学通讯机制着手,明确害虫和天敌定位的化学生态机制,具创新性。论文在《J.Chem.Ecol.》,《J.Agricul.Food.Chem.》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培养多名博士生和管理人才,对我国茶业起到推动作用。
[编辑本段]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元月5日,中国工程院举行通报会,公布工程院2003年当选的58位院士名单。我国茶学学科带头人、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宗懋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称号。
陈宗懋研究员当选为院士,开创茶叶界先河。他的当选是茶叶界的光荣。
陈宗懋研究员是我国茶学学科带头人,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已从事科学研究50年。他是我国茶园农药残留研究的创始者,并为此作出突出的贡献。曾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专著6本,其中“中国茶经”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茶叶大辞典”获第四届国家辞书一等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提名奖。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先后培养了4名博士生和5名硕士生,他们中有的已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科研骨干。1997年中国科协授予陈宗懋研究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又获中华农业科教奖。1997年和2001年两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
他从60年代起在国内外率先开创茶叶农残研究领域,揭示了不同类型农药在茶树上的降解规律。在他主持下,创建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和“茶园昆虫化学生态学”的研究2个新兴茶学领域,。先后论证了世界茶树病虫区系的组成及演替规律,提出了主要茶树病虫害防治指标,茶园适用农药、农药安全间隔期、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合理施药技术、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原理和方法等,构建了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先后制定了多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18项作为国家标准,5项作为部级标准,在全国推广实施。据测算,茶树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
从80年代起,陈宗懋研究员开始从事农药残留预测研究,建立各类农药在茶树和茶叶中降解的预测模型技术。其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具国际先进水平。他领导建立的实验室还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叶出口欧洲唯一认可检验实验室。90年代后期起,他还开创了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茶树—害虫—天敌三层营养关系的化学通讯联系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陈宗懋研究员知识面广,善于把握世界茶业科技动态。根据我国茶业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在宏观上提出我国茶业发展的对策。80年代来,他一直关注国内外有关茶与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撰写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学术论文,不仅推动了我国茶学和医学界有关人员对此领域的研究进展,还扩大了国际间同行的互相交流与合作,对促进茶叶的消费,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绿茶的消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4~1994年,陈宗懋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10年中,茶叶所科研与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29个研究课题和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创办联办了一些科技型经济实体,对茶叶所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先后三次组织召开国际茶叶学术研讨会,这些会议的召开,对提高我国茶叶科研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加强我国茶叶科研人员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茶叶生产与消费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曾三次被农业部派遣作为我国首席代表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政府间茶叶工作会议。多次赴国外参加国际性茶叶科学研讨会。在此期间,茶叶所领导班子两次被中国农科院授予“优秀领导班子”称号。1993年和1994年茶叶所连续两年被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科委授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陈宗懋在担任行政管理、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兼任大量社会工作。曾任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农业部第四、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陈宗懋研究员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具有为科学事业奉献的精神,是我国茶叶科研战线的楷模。
- 【目录】
-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茶史篇
一、茶树的起源及演变
(一)茶树起源的辅证
(二)茶树的原产地
(三)茶树的演化
二、古代茶事
(一)六朝以胶的茶事
(二)隋唐五代茶业的兴起
(三)宋元茶业的发展
(四)明清茶事
(五)历代贡茶
三、近代茶业的发展
(一)茶区分布
(二)茶叶生产和贸易
(三)茶业科技
(四)茶学教学
茶性篇
一、茶树形态特征
(一)植株
(二)根
(三)茎
(四)叶
(五)花、果实和种子
二、茶树生物学特性
(一)茶树的生育特点
(二)茶树器官的生育特性
(三)茶树生育的相关特性
三、茶树生理特性
(一)茶树光合作用
(二)茶树呼吸作用
(三)茶树营养生理
(四)茶树水分生理
(五)茶树休眠及其生理
(六)茶树系列的生理特点
四、茶的生化特性
五、茶的药理特性
茶类篇
一、制茶和茶类演变
二、茶叶分类
三、历代名茶
四、绿茶种类
茶技篇
饮茶篇
茶文化篇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