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志刚 编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67中
上书时间2023-08-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志刚 编
-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66158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03页
-
字数
51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以“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及其立法对策”为研究方向。共同犯罪由于是多个主体犯罪合力的有机结合,往往能进发出更大的反社会能量,网络共同犯罪同样如此。另外,网络共同犯罪由于异化现象的存在,它比传统的共同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 【作者简介】
-
于志刚,男,1973年5月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法学硕士学位(1998)、法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至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2004年至2005年在英国牛漳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从事刑法学研究。2001年7月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先后为讲师(2001)、副教授(2002)、教授(2006)。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出版《刑法总则的扩张解释》、《论犯罪的价值》、《刑罚消灭制度研究》等个人专著10余部,翻译《芬兰刑法典》等外国刑法典10余部,合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参加省部级科研项茸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多次省部级奖励。2007年入选教有部“新静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目录】
-
第一章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及其反思
第一节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背景分析
一、“异化”一词的内涵解读
二、网络虚拟性的再认识:从“现实的虚拟性到“虚拟的现实性”的转变
三、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真正背景:网络空间的代际差异
第二节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原因解读
一、第一个原因:网络犯罪“产业链”的出现
二、第二个原因:网络违法行为尤其是群体性违法行为的激增
第三节网络空间中共同犯罪的结构性异化及其评价
一、网络共同犯罪中的犯意联系结构及其思索
二、网络共同犯罪中的犯罪行为独特性
第四节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理论和立法回应
一、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理论回应
二、共同犯罪网络异化的立法回应
第二章黑客学校的刑法分析(上)
第一节前序性说明
——背景介绍和概念界定
第二节黑客学校的事实分析
一、黑客学校概述
二、黑客学校的概念、形式与特征
第三节黑客学校的现实性刑事责任分析之一:以传授犯罪方法罪为视角的尝试性解决方案
一、理论基础——对传统理论中“犯罪方法”的反思
二、理论展开——“黑客技术”的刑法定性
三、理论引申——黑客学校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初步论证
四、理论转型——犯罪异化场景下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再次论证
第三章黑客学校的刑法分析(下)
第一节黑客学校的现实性刑事责任分析之二:以犯罪竞合为视角的尝试性解决方案
一、传授犯罪方法罪与帮助犯的竞合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竞合
第二节黑客学校的可能性刑事责任分析:以自身组织形态为视角的尝试性解决方案
一、黑客学校是否构成犯罪集团
二、黑客学校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第三节黑客学校的整体刑事法的展望
一、价值取舍——黑客学校的刑事政策意义
二、立法更张——信息时代的革新发展
三、司法变通——法益保护的短期兼顾
第四章网络空间中帮助行为的刑法学思考
第一节网络空间中的共同违法犯罪行为的总体思考
一、网络空间中的共同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因
二、网络空间中的共同违法犯罪行为的特征
第二节网络共同违法犯罪行为之网络帮助行为概述
一、网络帮助行为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网络帮助行为的种类划分
三、网络帮助行为的产生原因分析
第三节网络帮助行为的现实性刑事责任:网络帮助犯罪行为的刑法考量
一、网络帮助犯的性质界定
二、网络帮助犯的成立条件
三、网络帮助犯的特殊情形
第四节网络帮助行为的可能性刑事责任:网络帮助违法行为的刑法规制
一、网络帮助违法行为的内涵、认定及其表现形式
二、网络帮助违法行为入罪化建议及其理论依据
三、网络帮助违法行为入罪化的具体考量
四、网络帮助违法行为入罪化的域内外立法现状考察
第五节网络帮助违法犯罪行为背景下刑法角色的反思与重构
一、法律在建设网络秩序中的角色判断
二、传统刑法面对虚拟空间挑战的自我跟进
三、网络帮助行为的刑事法思索
第五章共同犯罪视野中的木马侵入及其后续行为
第一节木马概述
一、木马工作原理及侵入方式分析
二、对木马侵入及危害的实证分析:
以常见的Trojan-PsW木马为例
第二节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及其论证
一、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论证之一:从社会危害性角度的考察
二、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论证之二:与传统侵入行为的比较
三、木马侵入行为的入罪化论证之三:从现有刑法条文包容性角度的思考
第三节木马侵人的后续行为分析:以贩卖“肉鸡”为例
一、“肉鸡”概述
二、从刑法总则角度的思考:能否以共同犯罪的思路处理贩卖行为
三、从刑法分则和刑法解释角度的思考:能否以对待赃物的思路处理贩卖行为
第四节木马侵入及其后续行为的立法完善性思考
一、木马侵入行为的立法完善性思考
二、木马侵入后续行为的立法完善性思考
三、由木马侵入现象引发的刑法整体性思考
第六章黑客产业链的刑法分析
第一节黑客产业链的事实概述
一、黑客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二、黑客产业链的运作模式
三、黑客产业链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黑客产业链的刑法学思考
一、黑客产业链的性质分析:以社会危害性为视角
二、黑客产业链的性质分析:以共犯理论为原理
三、黑客产业链入罪化的紧迫性分析
第三节打击黑客产业链的刑事立法完善建言
一、黑客产业链的入罪化模式分析
二、黑客产业链中可入罪行为分析
三、黑客产业链入罪化的立法建言
第七章共同犯罪视野下的ICP和ISP的犯罪行为分析
第一节ISP和ICP的概况介绍
一、ISP和ICP的含义
二、ISP和ICP为何受到法律的关注
三、ICP和ISP的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的纠葛以及需要厘清的问题
第二节ICP的共同犯罪及其异化
一、前提:ICP构成共同犯罪的相关义务界定
二、分析:ICP可能构成的共同犯罪
三、ICP的共同犯罪的异化以及立法对策
第三节ISP的社会危害行为以及共同犯罪的异化
一、ISP是否因为传播他人发布的违法犯罪内容而构成犯罪
二、ISP的共同犯罪形态分析之一:破坏或者规避技术措施或者权利管理信息的共同犯罪行为的分析
……
第八章网络群体违法行为的入罪思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