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
  • 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
  • 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
  • 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
  • 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
  • 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

10 2.2折 4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洪梅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大19

上书时间2024-07-09

百合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洪梅
  •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1129864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2页
【内容简介】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党的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理论,构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制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战略目标、体要求、着力点和行动方案;并向全党发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按照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迈向生态文明与绿经济发展新时代。这既是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演化逻辑的必然走向和内在要求,又是人类文明演进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演化逻辑的必然走向和内在要求。因此,绿经济与绿发展是21世纪人类文明演进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集中表达了当今人类努力chaoyue文明黑经济发展的旧时代而迈进生态文明绿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意愿和价值期盼,已成为人类文明演进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时代潮流。据此,建设绿文明、发展绿经济、实现绿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道路、共同战略、共同目标,是生态文明绿经济及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与历史任务。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一个生态文明绿经济发展时代正在到来。

精彩内容:

  3.2 我国绿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3.2.1 我国绿经济发展的实践  3.2.1.1 区域层面上的生态省建设  近些年来,生态建设已列入各级工作的议事程。1999年3月以来,环保局先后批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广东等8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江苏、陕西等省也在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来,我国生态省建设的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生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山东省在20012010年的10年时间里投资3600亿元用于生态省建设。海南省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有效地保护了中部和沿海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已连续10年年均递增一个百分点,天然林面积恢复到19%左右;新建文明生态村1079个,累计达到2938个,占全省23310个自然村的12.6%;全省无公害农业基地面积达到160万亩,无公害瓜果菜产量240万t,产值约38亿元,有23家企业的45个产品被评为绿食品。黑龙江省在2003年1年里新增生态示范农场55个,生态示范村(队)34个,生态示范区及试点112个,启动了一批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治项目.农用薄膜回收率达88%以上。绿食品生产基地达到1810万亩,绿食品年产量710万t,产值190亿元。  生态省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立足于区域内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以提高收入水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为基础,以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对核心产业、重点工程、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逐渐走向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是依据省人大审议、颁布的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并通过目标和任务的层层分解,形成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体系,确保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不被破坏,对已遭受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恢复与重建。  各省的经验表明,生态省建设通常分为层次逐渐递进的3个阶段。其中,启动阶段(20012010)的目标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形成生态产业的框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持体系。推段(20112020年)的目标是经济与生态复合系统步入良循环,资源利用和更新达到外水,城市生态化进程明显加快,公众素质和生态意识明显提高。完善阶段(20212050年)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3.2.1.2产业集群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实践  我国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强调的是以资源利用为核心,从产业而非主要从产品方面来实施循环经济,这是中国的理论与德国和本等西方的理论存在的根本不同之处。现在亟待要做的事情是,利用资源与产品相互派生、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类途径,尽快完成从“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开环流程到“资源一产品一资源”的闭环流程的转换,使终排放的“废弃物”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之内,扭转稀缺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的局面。具体地说,是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以行业或企业群为单元,延长产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以产业群为单元,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形成共生互动的生态产业体系。  为什么确立的目标不是零排放,而是将“废弃物”的排放量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内。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虑:①使环境所具有的自净能力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②避以损害人类自身的健康为代价的资源化。例如,地沟油和一次医疗注器、输液管等医疗垃圾的资源化,与我们倡导的循环经济是大相径庭的。生态社区建设有明确的边界,没有明确的路径;循环经济具有明确的路径,没有极为明确的边界,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既能使它们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又能使它们各自的不足得到克服。  
【目录】
引言

第1章绿色经济发展概述

第2章绿色经济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3章国内外绿色经济发展机制的对比分析

第4章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障碍

第5章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构建

第6章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机制的政策支撑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