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眉最良—— 京剧艺术家马最良图传
  • 白眉最良—— 京剧艺术家马最良图传
  • 白眉最良—— 京剧艺术家马最良图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白眉最良—— 京剧艺术家马最良图传

30 九品

库存4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椿立、马新莲

出版社中国戏剧

出版时间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05页

字数180千字

货号存2--4

上书时间2020-03-24

京剧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马最良,男,京剧老生。与马连良先生是亲叔伯兄弟,他曾在纪念马连良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的文章中曾写道:“我原名马叔良,后在北京和李万春同班时连良兄的上海友人、著名书法家步林屋赠他‘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横幅,因此连良兄给我改名最良。”  马连良先生把马最良看成是自己的接班人,把艺术毫无保留的全教给了他。特别是马连良先生一些早期的剧目,比如:《安居平五路》、《要离刺庆忌》、《焚绵山》等,他不但都学会了,而且都演了。马连良先生很有意让他留在身边,尽量多学几年,同时来来二路。可是马最良也想自己出去发展,挑班唱戏,当时在中原一带是非常红火的。直到现在,一些河南的老观众还能清楚的记得马最良先生和马鸿良先生(马连良先生的另一位堂弟)。一提起马派,不仅仅提到马连良先生,而且也十分推崇另外两位马先生。一位开封的老观众说,他当初看马连良先生演《十道本》等戏,可能由于年岁的关系,一些念白被删除了;最良先生没有删,功力很强,把早期完整的台词念给观众,很卖力气,听着过瘾。当然,这里也存在观众的误解,马连良先生在中期、晚期,都和早期演出有变化,不少剧本都进行了升华和精炼。但从这些老观众的回忆中,可以看出观众对马最良先生的推崇。马最良挑班,跑码头、闯市场,没有一定本事是不行的。他们兄弟二人为了京剧“马派”艺术,一生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马最良先生1949年在兰州参军,随部队开赴新疆,后来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京剧团。马连良先生演的戏,最良先生没有不演的;马连良先生晚年少演的戏,最良先生还一直在演。这个团一直坚持到了文化大革命开始才被迫解散。他在1957年,被扣了“右派”,但他不但没趴下,反而继续演出。  “文革”结束以后,他恢复排演“马派”的热情高涨。虽然先后有河南、河北两省京剧团欲邀怹加盟,但未能引起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又只得带着遗憾返回开封,赋闲在家。  由于他登台的机会很少,因此所留下的音像资料就很少。在纪念马连良先生八十诞辰的演出中,他扮演了《龙凤呈祥》的乔玄和《群英会·借东风》的鲁肃。那次演出,虽然年事已高,又长年不上舞台,而观众还是很认可的。他们哥二俩的扮相略有不同,马连良先生更显清秀,马最良先生略显粗犷。他学的是“马派”的早期唱法,和马连良先生晚期在细微之处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鼓王”白登云先生为《龙凤呈祥》司鼓,仅前半出乔玄的个一上场和一下场,便夸赞说:“只有马最良先生能走好锣鼓点,他认锣经,这很难得啊!”因为,上场的锣经不能是“一二一”式的踩锣鼓,要踩在节奏之中,却不能踩在锣面之上。要在很飘逸的过程中,在锣鼓总体的节奏中,在情绪地上场亮相。这是用乐谱无法标清的,这是一种感觉,是演奏者和表演者互相配合中的一种艺术境界。  那次纪念演出结束后不久,中国戏曲学院的史若虚院长就盛情邀请马最良到学院任教。当时马最良非常激动,说史院长太英明了,自己一定要把“马派”早期的、濒临失传的剧目都传下来。可是史校长的盛情、良好的愿望,以及马最良为传承“马派”艺术的满腔热情,都由于个别人士的重重阻挠而灰飞烟灭。  1984年,马最良赴沪参加“麒派”艺术研讨会。阴历十月初五,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73岁,葬于上海的回民公墓。  弟子有安云武等。  逝世:1984年10月28日,农历甲子年十月初五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