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环境监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环境监测

16.2 4.5折 36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光浩,韦连喜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48391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8页

定价36元

货号3024-9787122148391

上书时间2024-12-25

青松阁文化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环境监测
定价:36元
作者:李光浩,韦连喜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22148391
字数:
页码:228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环境监测》共分为10章,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噪声污染监测、土壤与固体废物污染监测、生物与生态监测、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自动监测与遥测遥感技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以及环境监测实验等,突出了环境监测的核心内容和体系,既注重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环境监测工作方法的综合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环境化学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章  绪论11  环境监测的目的、内容与类型111  环境监测112   环境监测目的113  环境监测类型114  环境监测的原则与特点12  环境标准13  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内容131  环境监测体系132  环境监测站监测内容与基本设备配置14  环境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水环境监测21  水污染监测的概述211  水污染212  水质监测213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221  水质监测方案设计思路222  地表水采样布点方案223  地下水采样布点方案224  水污染源采样布点方案23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231  水样类型232  水样采集233  水样保存234  水样预处理24  水质物理性质监测241  水温242  色度、浊度、透明度243  残渣244  矿化度与电导率245  酸碱度与pH值25  金属污染物监测251  原子吸收法(AAS)252  分光光度法(SP)253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254  其他金属化合物测定方法26  非金属污染物监测261  氰化物262  氟化物263  硫化物264  氯化物27  营养盐--氮、磷化合物监测271  含氮化合物272  含磷化合物28  有机污染物监测281  挥发酚282  油类污染物283  痕量有机物29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测定291  溶解氧(DO)292  化学需氧量(COD)293  生化需氧量(BOD)294  总需氧量(TOD)与总有机碳(TOC)295  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比较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31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311  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312  空气污染源313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314  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315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气体体积换算32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321  调研及相关资料收集322  监测项目的确定323  监测站(点)的布设324  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33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331  直接采样法332  富集(浓缩)采样法333  空气采样系统334  采样效率34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341  二氧化硫的测定342  氮氧化物的测定343  一氧化碳的测定344  臭氧345  氟化物的测定346  硫酸盐化速率测定347  汞的测定348  总烃的测定349  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醛的测定35  颗粒物的测定351  降尘量的测定352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36  降水监测361  采样点的布设362  样品的采集363  降水组分的测定37  污染源监测371  固定污染源的监测372  流动污染源监测思考题与习题第4章  噪声监测41  噪声污染411  声波、声音与噪声412  噪声分类413  噪声污染42  声音强度的度量和计算421  声音强度422  声音度量423  噪声叠加43  噪声评价431  噪声主观评价432  声级评价433  噪声频谱44  噪声测量441  噪声监测仪器442  噪声监测方法45  噪声标准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  土壤与固体废物监测51  土壤污染监测511  土壤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污染512  土壤背景值及土壤质量标准513  土壤监测方案的制定514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515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516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52  固体废物监测521  固体废物概述522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523  危险废物有害特性的监测524  生活垃圾的监测525  有害物质的毒理学试验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  生物与生态监测61  概述611  生物监测612  生态监测613  监测与评价62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621  生物群落监测方法622  生物测试法623  细菌学检验法63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631  利用植物监测632  利用微生物监测64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641  土壤污染的类型642  污染土壤的生物监测65  生物污染监测651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652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653  生物样品中污染物的测定66  生态监测661  生态监测的类型及内容662  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监测指标663  生态监测方法67  生物与生态监测的发展思考题与习题第7章  环境放射性监测71  基础知识711  放射性712  照射量和剂量72  环境中的放射性721  放射性污染的特点722  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723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724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73  放射性防护标准731  我国《放射防护规定》中的部分标准732  其他国家和机构发布的有关环境放射性标准74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741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742  放射性检测仪器75  放射性监测751  监测对象及内容752  放射性探测器的类型和原理753  放射性监测方法思考题与习题第8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81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82  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821  实验室认可822  实验室计量认证823  实验室计量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区别83  环境监测实验室基本条件831  实验用水832  试剂与试液833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834  实验室管理84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841  数据的误差和偏差842  数据的总体、样本和平均数843  数据的正态分布85  监测数据的修约与取舍851  数据修约852  可疑数据取舍86  监测结果的表达与检验861  监测结果的表达方式862  均数置信区间和"t"值863  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87  数据的相关性和线性回归871  相关性和直线回归方程872  相关系数及其检验88  实验室质量保证881  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价882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89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891  实验室质量考核892  实验室误差测验810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8101  标准分析方法8102  监测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811  环境标准物质8111  环境标准物质及其分类8112  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812  环境监测管理8121  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8122  监测的档案文件管理813  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8131  质量保证检查单8132  环境质量图思考题与习题第9章  自动监测与遥测遥感技术91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911  系统的组成及功能912  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913  监测分析方法914  二氧化硫自动监测仪915  氮氧化物监测仪916  一氧化碳监测仪917  可吸入颗粒物(PM10、飘尘)监测仪92  水体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921  水体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922  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923  水体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器93  水质污染监测船94  遥感监测技术941  摄影遥感技术942  红外扫描遥测技术943  相关光谱遥测技术944  激光雷达遥测技术95  用3S技术研究全球环境问题96  现场应急监测及其监测发展961  现场应急监测962  监测发展思考题与习题195实验实验一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二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实验三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实验四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实验五  环境噪声与交通噪声监测实验六  水的色度和浊度的测定实验七  天然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实验八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九  水中溶解氧与生物需氧量的测定实验十  废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实验十一  水中氨氮的测定实验十二  水中铬离子的测定实验十三  水中铜、锌的测定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