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发凡
¥
22.11
7.9折
¥
28
九品
仅1件
作者陈望道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望道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56150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8页
-
字数
24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修辞学发凡》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至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至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篇述说语文的种种体式,特别详述了体性方面的体式。第十二篇结语,述说修辞学的变迁、发展,并指出研究修辞学应有的努力。
- 【作者简介】
-
陈望道(1891—977),浙江义乌人,著名学者、教育家。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国,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同时投身新文化运动。1920年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的中文本,1921年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1920年起,历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至1977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委员。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达六十年,涉猎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在哲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因明学、美学、文艺学、新闻学等方面多有所成就;他学术事业的基点和重心在中国语文的研究方面,为语文改革、语法学和修辞学等学科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主要著译成果辑录于《陈望道文集》(四卷,1979—1990)、《陈望道语文论集》(1980)和《陈望道修辞论集》(1985)。
- 【目录】
-
第一篇引言
一修辞二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二修辞和语辞使用的三境界
三修辞和语辞形成的三阶段
四修辞同情境和题旨
五修辞的技巧和修辞的方式
六修辞研究的需要、进展和任务
七修辞学的功用
第二篇说语辞的梗概
一修辞和语言
二“态势语”
三声音语
四文字语
五声音
六形体
七意义
八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九汉语文变迁发展的大势
第三篇修辞的两大分野
一形式和内容
二内容上的准备
三两种表达的法式
四语辞的三境界和修辞的两分野
五两大分野的概观
六两大分野的概观二
第四篇消极修辞
一消极修辞纲领
二意义明确
三伦次通顺
四词句平匀
五安排稳密
第五篇积极修辞一
一积极修辞纲领
二辞格
甲类材料上的辞格
三譬喻
四借代
五映衬
六摹状
七双关
八引用
九仿拟
十拈连
十一移就
第六篇积极修辞二
乙类意境上的辞格
一比拟
二讽喻
三示现
四呼告
五夸张
六倒反
七婉转
八避讳
九设问
十感叹
第七篇积极修辞三
丙类词语上的辞格
一析字
二藏词
三飞白
四镶嵌
五复叠
六节缩
七省略
八警策
九折绕
十转品
十一回文
第八篇积极修辞四
丁类章句上的辞格
一反复
二对偶
三排比
四层递
五错综
六顶真
七倒装
八跳脱
第九篇积极修辞五
一辞趣
二辞的意味
三辞的音调
四辞的形貌
第十篇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
一格局无定
二修辞现象也不是一定不易
三修辞现象常有上落
四修辞现象也常有生灭
五适应更是形形色色
六变化的统一
第十一篇文体或辞体
一文体或辞体和文体或辞体的分类
二简约繁丰
三刚健柔婉
四平淡绚烂
五谨严疏放
六语文体式的繁复情况
第十二篇结语
一从修辞学术萌芽时期说起
二修辞文法混淆时期
三中外修辞学说竞争时期
四结语
初版刘序
初版后记
《修辞学发凡》第九版付印题记
一九五四年版重印后记
一九六二年版重印前言
一九七六年版重印前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