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职业风险与工伤保障:演变与转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职业风险与工伤保障:演变与转型

18.17 7.3折 2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乔庆梅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1

上书时间2024-12-12

旧书香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乔庆梅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70973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职业风险与工伤保障:演变与转型》以转型期为背景,分析了中国职业风险的变化和工伤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的职业风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伤保障制度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职业风险的变化进人了改革期。《中国职业风险与工伤保障:演变与转型》对转型期的职业风险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中国工伤保障的演变、改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从制度目标、结构框架、组织管理和国际借鉴等方面勾画了中国工伤保障的发展前景。
【目录】
前言< br> 第一章 文献回顾< br> 1。引言< br> 2。国内职业安全(风险)与工伤保险文献回顾< br> 2。1 国内职业安全(风险)文献回顾< br> 2。2 国内工伤保险基本理论文献回顾< br> 2。3 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文献回顾< br> 2。4 工伤保险技术研究文献回顾< br> 2。5 国内学者对外国工伤保险研究文献回顾< br> 3。国外职业风险和工伤保险文献回顾< br> 3。1 国外职业风险研究回顾< br> 3。2 国外工伤保险文献回顾< br> 4。综合评述< br> < br> 第二章 中国工伤保险的演进与转型< br> 1。引言< br> 2。转型期的背景< br> 2。1 经济体制的转型< br> 2。2 政府角色的转换< br> 2。3 发展理念的转变< br> 2。4 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br> 3。工伤保险的转型< br> 3。1 转型之前的工伤保险< br> 3。2 工伤保险转型的第一阶段(1986——1996)< br> 3。3 工伤保险转型的第二阶段(1996——2003)< br> 3。4 工伤保险走向成熟时期(2004——)< br> 4。结论< br> < br> 第三章 工伤保险替代和补充保障的发展与转型< br> 1。引言< br> 2。工伤保险替代和补充保障形式< br> 2。1 雇主责任保险< br> 2。2 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br> 2。3 雇主责任制< br> 2。4 雇员自我责任< br> 3。工伤保险替代和补充保障的转型与发展< br> 3。1 雇主责任保险的发展< br> 3。2 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的发展< br> 4。替代和补充保障的评价< br> 4。1 保障效果评价< br> 4。2 制度效率评价< br> 4。3 与工伤保险统一性的矛盾< br> 5。结论< br> < br> 第四章 转型期职业风险的变化和特征< br> 1。引言< br> 2。转型期职业风险变化的表现< br> 2。1 职业危害内容和种类增加< br> 2。2 职业风险结构变化< br> 2。3 受害对象扩张和危害后果转移< br> 2。4 职业风险在产业和行业之间聚合与分配< br> 2。5 职业风险重心转移< br> 2。6 职业风险地域分布转移< br> 3。转型期职业风险变化的效应< br> 3。1 职业风险危害深化< br> 3。2 职业风险受害群体年轻化< br> 3。3 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潜在危害< br> 3。4 增加了工伤保险发展和完善的迫切性< br> 4。转型期职业风险变化的原因< br> 4。1 职业风险变化的直接原因< br> 4。2 职业风险变化的深层原因< br> 5。转型期职业风险的特征< br> 5。1 风险的扩张性与上升性< br> 5。2 风险的领域分散性与行业集中性< br> 5。3 防控的无序性< br> 6。职业风险的发展趋势< br> < br> 第五章 转型期工伤保险制度分析< br> 1。引言< br> 2。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有效性分析< br> 2。1 工伤保险覆盖面概述< br> 2。2 工伤保险的行业分布< br> 2。3 工伤保险的地区发展< br> 2。4 各类经济主体的参保状况< br> 3。工伤保险基金充足性与稳定性分析< br> 4。工伤保险制度效率分析< br> 4。1 保障水平分析< br> 4。2 保障效果分析< br> 4。3 制度成本效益分析< br> 5。转型期工伤保险制度评价< br> 5。1 企业和工伤保险管理部门的双重逆选择< br> 5。2 制度刚性不足< br> 5。3 地区之问缺乏互济性< br> 5。4 制度内部脱节导致工伤保险制度效率低< br> 6。结论< br> < br> 第六章 转型期特殊群体的工伤保障< br> 1。引言< br> 2。老工伤者的保障问题< br> 2。1 老工伤问题的产生< br> 2。2 问题的解决< br> 3。灵活就业者的工伤保障< br> 3。1 灵活就业者工伤保障的难点< br> 3。2 灵活就业者工伤保障问题的解决途径< br> 4。农民工的工伤保障< br> 4。1 农民工工伤社会保险政策和实践现状< br> ……< br> 第七章 国外典型国家工伤保险制度及其借鉴< br> 第八章 工伤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br> 第九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br>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