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二区”融创中心协同育人的张家港实践
¥
41.78
6.1折
¥
68
九品
仅1件
作者朱劲松、姚丽霞 著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2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劲松、姚丽霞 著
-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7236783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2页
-
字数
266千字
- 【内容简介】
-
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国家首批示范校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性地打造了“三元二区”融创中心这一新载体,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三元二区”融创中心将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学过程活动过程紧密联系,以产业集群为链接,龙头企业为带领,引进国外职教集团教学标准,校企外三方资源共享,功能对接,责任共担,人才共用,设施共享,信息互通。以产业发展的标准来配置专业教学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标准来开展教育教学。
《“三元二区”融创中心协同育人的张家港实践》即以此为核心内容,对“三元二区”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阐发,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和示范价值。
- 【作者简介】
-
朱劲松,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江苏省领军人才,江苏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机械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多年来致力于职业教育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5项,多篇论文在《职业技术教育》《江苏教育》等杂志发表。
姚丽霞,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苏州市首批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和江苏省第四批课程改革课题多项,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
- 【目录】
-
第一章 “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定位
一、“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产生背景
(一)时代命题――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必然需求
(二)产业转型――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内生动力
(三)服务自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然突破
二、“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内涵阐释
三、“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特征剖析
(一)多元融合性
(二)课程特色性
(三)三方协同性
四、“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功能定位
(一)整合“校企外”三元优势资源,创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二)重构产教融合型项目化课程形态及结构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三)建立流动机制,打造“学校+外教+师傅”三元联合教学团队
(四)创设多元情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第二章 “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一、校企“二元合作”初探索(2003-2009)
(一)校企二元合作共建新关星实训车间
(二)中澳TAFE项目
(三)中印NIIT项目
二、外、企、校“三方联动”对接地方产业集群提质量(2010-2013)
(一)中韩湖南大学项目
(二)中日那智不二越项目
三、政、企、校、外“四位一体”求发展(2014-2015)
(一)中德BBW项目
(二)中德BBIW项目
(三)“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的思考
四、依托“三元二区”融创中心新载体,培养“现代工匠”促融合年至今)
五、“三元二区”融创中心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运行机制
一、“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基本架构
(一)“三元”
(二)“二区”
(三)“三元二区”融创中心架构
二、“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运行机制
(一)“委员长制+主任制”协同共管
(二)校、企、外协同联合运行
三、“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保障机制
(一)政府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机制
(二)行业企业层面的激励保障机制
(三)校企权、责、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第四章 “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创新实践
一、机械装备产业学院
(一)机械产业学院建立的背景探寻
(二)机械装备产业学院建立的历程回溯
(三)机械装备产业学院的立体架构
(四)“三元二区”融创中心机械装备产业学院的创新举措
(五)机械装备产业学院的实践成效
(六)反思与总结
(七)永钢企业学院
(八)广大企业学院
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一)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立的背景探寻
(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历程回溯
(三)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立体架构
(四)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创新举措
(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实践成效
(六)经验与特色
(七)反思与总结
(八)新美星企业学院
(九)贝内克长顺企业学院
三、能源化工产业学院
(一)能源化工产业学院概述
(二)瓦克化工企业学院概述
第五章 “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三元二区”融创中心的实践成效
(一)学校办学品质稳步提升
(二)人才培养过程特色显著
(三)人才培养质量初见成效
(四)管理制度体系逐渐完善
(五)小结
二、“三元二区”融创中心实践的反思
(一)奋力远航、善作善成,点燃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二)聚沙成塔、固本强基,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三)补缺挂漏、瑕不掩瑜,绷紧学校高质量发展责任弦
(四)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瞄准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五)小结
附件
附件1: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操作说明
附件2:永钢企业学院奖教金、奖学金发放办法
附件3:永钢企业学院校企人员“互聘互用”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4:能源化工产业学院(中德合作)课程表
附件5:瓦克化工企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