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拾贝
¥
19.24
5.5折
¥
35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亦中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
上书时间2024-12-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亦中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5-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01919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2页
-
字数
22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老上海电影丛书;影视时空书系
- 【内容简介】
-
本册《银海拾贝》收入50位从事电影编导、表演、经营的著名影人叙写的文章,其中36篇原载1948年之前发行的报刊,15篇选自解放后作者余在新的语境中撰写的回忆录和回忆性文字。我们用心之处在于:佚文来源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电影报刊如《影戏画报》、《联华画报》、《明星半月刊》、《电通半月刊》、《艺华画报》、《电影周刊》、《中国电影》、《新影坛》、《剧影春秋》之外,还从许多普通报章的纸缝里爬罗剔氛,在《大报》、《民国日报》、《晨报》、《明镜》、《良友画报》、《戏》、《矛盾月刊》、《社会月报》、《国民公报》、《万象》、《春秋》、《大上海周刊》、《环球图画杂志》、《大公报》等的版面中屡有意外发一“抢救”出一篇篇湮没了半个世纪以上的珍贵文献,如郑正秋那篇《说中国影戏》,洪深那篇《我脱离电影界的原因》、万籁鸣与万古蟾兄弟那篇《我们的工作报告》。
- 【作者简介】
-
李亦中,教授,现任媒体与设计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兼职为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客座研究员。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丛书有《中国“入世”与传播学新视野:影视传播》、《电影导演翘楚:蔡楚生》、《电影一百年名作精选丛书》四卷、《影视艺术教程》、《影视艺术鉴赏》、《美国电影研究文丛》首卷、《银色印记:上海影人创作理论文选》等;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中国数码影视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科学含量透视新中国电影》、《多媒介环境与受众群体》、《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天一电影公司经营特点初探》、《开源节流:电视栏目策划》、《欲望与满足:试论好莱坞如何征服观众》、《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格局》、《初探影视与纸媒体内容资源的整合与互动》等,其中有多篇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荣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上海广播电视学会颁发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各一项。
- 【目录】
-
李亦中主编絮语
郑正秋说中国影戏(1924)
郑鹧鸪我之影戏回顾录(1925)
李萍倩导演苦乐谈(1927)
洪深我脱离电影界的原因(1927)
王汉伦影场回忆录(1931)
王尘无悲愤中我的自白(1933)
聂耳日记一则(1933)
程步高我们的战场(1933)
郑君里文艺-舞台-银幕(1933)
唐槐秋我与南国(1934)
马徐维邦《暴雨梨花》导演者言(1934)
史东山关于《女人》剧的演出(1934)
姚苏凤第一次导演(1934)
蔡楚生黑兵(1935)
徐莘园我脱离了茫茫的苦海(1935)
沈西苓《船家女》作者自述(1935)
高梨痕随便谈谈(1936)
袁牧之漫谈音乐喜剧(1936)
吴村当我的影子徘徊于银雾之街时(1936)
沈浮麓关于《天作之合》(1937)
朱石麟写在《人海遗珠》完成之后(1937)
严春棠本公司创办之经过(1937)
卜万苍我导演电影的经验(1939)
罗明佑中国电影与广东精神(1941)
何非光《东亚之光》拍摄前后(1941)
万籁鸣、万古蟾我们的工作报告(1941)
李丽华我的从影(1943)
王丹凤我(1943)
袁美云我的银幕生涯(1944)
张石川一束陈旧的断片(1944)
桑弧关于《教师万岁》(1944)
赵丹自私的好人(1946)
刘琼我对《忠义之家》的感想(1946)
潘孑农我怎样写《街头巷尾》(1948)
费穆导演·剧作者(1948)
吴茵我创造角色的过程(1948)
孙瑜编导《武训传》记(1951)
梅兰芳第一次试拍有声影片(1961)
龚稼农踏进银海(1968)
吴永刚初进百合影片公司(1986)
胡蝶《火烧红莲寺》惊心动魄的特技(1986)
顾也鲁第一次进摄影棚(1989)
柯灵我与《明星半月刊》(1991)
黎民伟失败者之言一中国电影摇篮时代之保姆(1993)
李天济《小城之春》点石成金(1996)
秦怡第一步(1997)
张瑞芳拍《松花江上》(1998)
谢添初进明星二厂(2000)
舒湮微生断梦(2000)
袁丛关在炭精灯下(2002)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