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吏部尚书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代吏部尚书研究

21.69 7.7折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劭伟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09

旧书香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劭伟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797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2页
  • 字数 26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吏部是唐代对官吏进行铨选、任命、考核的主要部门,其自身职能运转情况,与唐代的选官制度、考课制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术界迄今未见以唐代吏部尚书为专题的系统研究,故《社科院博士文库:唐代吏部尚书研究》并不以选官〔包括科举〕、考课、勋封、赠官等制度为对象展开,而是通过与此密切相关的吏部的情况进行论述,从吏部职掌等方面,对涉及唐代的一些重大制度做出新的解读。通过考察吏部尚书的职官迁转问题,了解他们在职官制度中的位置,通过各阶段的比较,揭示出吏部尚书在各期职权地位的变化特征,以及由此反映的时代特征。并考察吏部尚书担任者的任职特点以及这些人物的身份背景,了解吏部尚书的出身等,从而了解主管人事的部门长官的人事问题。通过对吏部尚书的研究,可以从职官制度角度揭示唐代吏部的一些具体情况,从而推动对唐代历史特别是职官制度史以及政治制度的研究。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吏部组织与吏部尚书职能,以及吏部尚书与唐代政治的关系;下篇考察吏部尚书担任者的出身与任职情况。本书通过对两《唐书》、《资治通鉴》、《唐六典》、《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唐大诏令集》、《全唐文》等基本史料进行梳理,运用传统史学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政治学等学科方法,采用统计、列图表等方式,对吏部尚书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力求进一步揭示出唐代吏部职官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尚书吏部职官沿革、吏部尚书职掌、其担任者人事问题以及与唐代政治的关系等。吏部尚书是吏部长官,其本身职能及担任者的出身、任职等情况具有代表性,本书即以其为主展开论述。
【作者简介】
董劭伟,男,1979年生,河北鹿泉人。现任教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200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国唐史学会、中国法律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魏晋隋唐史和中国法律史研究,侧重于制度史、行政法史。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古代文献
三研究概况
上篇行政制度:组织与职能
第一章唐代尚书吏部的组织结构
一吏部流变:魏晋至隋唐
(一)吏部渊源
(二)魏晋南朝
(三)十六国北魏时期
(四)齐周隋时期
(五)唐代吏部概观
二吏部侍郎
三郎中与员外郎
(一)吏部司
(二)司封司
(三)司勋司
(四)考功司
第二章唐代吏部尚书的职掌
一执掌文官铨选
(一)主持铨选
(二)铨选范围
(三)调整铨选
二吏部长官职能的行使
(一)签署文书
(二)制定律令
(三)参议朝政
(四)修撰姓氏书
三兼任官与临时差遣
(一)兼任官分析
(二)临时差遣
第三章吏部尚书与唐代政治
一吏部尚书与唐前期政治
(一)高祖太宗时期
(二)高宗武周时期
(三)中宗睿宗时期
(四)玄宗时期
二吏部尚书与唐后期政治
(一)肃代德顺四朝
(二)宪宗时期
(三)穆敬文武宣五朝:以牛李党争为中心
(四)唐朝末年

下篇人事制度:出身与仕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