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天下——《群书治要》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
29.77
4.4折
¥
68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余莉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余莉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8
-
版次
1
-
ISBN
9787010205427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8页
- 【内容简介】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善治时期,大唐盛世的开创绝非偶然,唐太宗即位后,经常与群臣讨论自古治国理政的得失,商议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方法,并下令由魏征等大臣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编纂成集,以便学习。《群书治要》被视为大唐盛世的治国经典。
本书对《群书治要》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思想做了系统研究。作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命题,都可以从《群书治要》中找到其思想渊源。本书从一定程度上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精华,深入理解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简介】
-
刘余莉,女,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英国赫尔大学博士毕业。在《哲学译丛》《齐鲁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伦理学》《精神文明导刊》等全文转载。
- 【目录】
-
序 言
绪 论
第一章 教学为先的德政论
一、“其人存,则其政举”: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人心
二、“不教而杀谓之虐”:唯有圣贤教育可以导正人心
三、“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经验
第二章 修齐治平的师道论
一、师道内核:“自觉”与“觉他”的统一
二、师道与修身:诚意正心的良导
三、师道与齐家:家业家道的构建
四、师道与治国:执政团队的培养
五、师道与平天下:内圣外王的追求
第三章 以文化人的文化论
一、经典:文以载道
二、文字:智慧符号
三、礼乐:点滴教化
四、艺术:寓教于美
第四章 居安思危的忧患论
一、“治世”因何忧患?
二、“治士”忧患什么?
三、“治道”对忧患的化解
第五章 民贵君轻的民本论
一、贵民重民
二、爱民恤民
三、富民利民
四、恕民教民
第六章 固本保国的重农论
一、农业文明的内涵:天人合一
二、农业的经济地位:保证民生
三、农业的政治意义:稳定民心
四、农业的文教功能:敦厚民风
五、农业的外交功能:攘外安内
六、农业的发展路径:勤入俭出
七、“重农抑商”传统的解析
第七章 官德为本的盛衰论
一、盛世与民同乐,衰世残害其民
二、盛世考察历史,衰世自骄自智
三、盛世任用忠贤,衰世听信奸佞
四、盛世乐闻其过,衰世乐闻其誉
五、盛世反求诸己,衰世怪罪别人
六、盛世抑损情欲,衰世纵欲享乐
七、盛世天下为公,衰世天下为私
第八章 八观六验的观人论
一、八观之法
二、其他观人法
第九章 同声相应的得人论
一、为政之要,在于得人
二、得人之道,在此七方
第十章 任贤使能的用人论
一、用人成败,攸关兴衰
二、用人原则,任贤远佞
第十一章 任非其才的失人论
一、用贤而疑,人主大患
二、求全责备,失贤之道
三、能不当官,任非其才
四、德不当位,功不当禄
五、偏信壅塞,被人蒙蔽
六、妒贤畏能,功灭国危
七、已树而择,所树排贤
八、事繁职乱,禄薄吏贪
第十二章 协和万邦的外交论
一、崇礼尚德
二、讲信称义
三、仁者无敌
参考文献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