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贞儿科学术经验传承辑要
¥
23.19
5.9折
¥
39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清贞、崔文成 主编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7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清贞、崔文成 主编
-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
-
版次
1
-
ISBN
9787533191979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内容简介】
-
本书介绍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清贞五十多年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实践经验。书中汇集了刘清贞幼幼济众之从医历程、对儿科病证独到的见解和学术特色、常用治法、临证经验、方药传真、方证传真、医案选编、医论医话、中医儿科验方整理、科研成果、自制剂、大事记等。
- 【作者简介】
-
刘清贞,女,1939年生,山东省济南市人,1959年入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1965年后分配到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从事临床、科研、工作,至今已五十余年,现为主任中医师、山东省知名专家,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014年被评为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曾任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济南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1月被确定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继承人崔文成),2004年任首批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2007年2月荣获“济南市名老中医”称号,2007年9月荣获“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称号。 刘老擅长诊疗扁桃体炎、发热、厌食、心肌炎、肺炎、哮喘、咳嗽等病症。撰写发表三十余篇,其中中医对小儿哮喘发病的认识获同行专家高度评价;乳蛾一号小儿急扁桃体炎84例在山东中医杂志发表后,被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摘录,又被编人实用中医儿科学扁桃体炎篇;益胃汤加减小儿厌食证的体会论小儿惊热与惊风获济南中医药学会奖,对儿科用药剂改的管见获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小儿止汗粉外扑小儿盗汗32例获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小儿善太息的辨证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参编名老中医之路方药传真婴童金方等著作。
精彩内容:
刘清贞儿科学术经验传承辑要: (一)对外感热病主张祛邪解毒为主 从温热与湿热着眼,兼顾体质禀赋及有无积滞湿阻痰瘀脓,宗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立清热解毒护阴与化湿清热解毒两大法门,用药以轻疏灵透为主。临床宜灵活施治,用药应审慎果敢,以中病为准,一般不宜久攻或峻补。 认为“毒”是发热的主要原因,外感六、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是其主要诱因,积、滞、湿、饮、痰、瘀、脓等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发热的原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多按温热病论治,宗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纯阳,无须益火”及叶天士“襁褓小儿,体禀纯阳,所患热病居多”之说,多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对小儿消化道感染疾病多按湿热病论治,宗薛雪“太阴内湿,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之说,多采用三焦辨证。 (二)对外感六为病主张表里双解 据表证、里证孰轻孰重而选方用药。六中以小儿穿着过暖,汗出感受风寒者居多,刘老多宗张仲景伤寒论立法用药,但强调小儿体禀纯阳,易于化热,即使感受风寒,每易郁而化热,多成外寒里热、表里并见之证,治宜表里双解,解表清里,应据表证里证孰轻孰重,慎重选方,斟酌用药。推崇刘完素宣明论方儿科论谓小儿为纯阳,其病“热多寒少”,主张用辛凉苦寒、泻热养阴以小儿火热病证的方法,认为切合实际。风热者仍按温热病论治,湿热者仍按湿热病论治。燥者多宗喻嘉言清燥救肺治法。寒湿、阴暑则多宗局方芳香温通,行气化湿。 (三)对气血痰食为病,推崇张从正的攻邪论 主张重在治乳食积滞,祛除湿阻痰饮,主张小儿慎用补法,以期邪去正安。小儿气血痰食为病,重在乳食积滞。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需大量的水谷精气来供养,但又脾常不足,运化能力差,神机未全,乳食不知自节。若纵恣腹,超过脾胃的承受能力,即可发生伤食、积滞。伤食积滞不仅是胃脘痛、腹痛、呕吐、泄泻、湿热、湿阻、痰饮、血瘀、气滞、厌食、疳证、肥胖症等病症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是感冒、咳嗽、肺炎、哮喘、癫痫、惊风、夜啼、疮疖等病症的常见诱因。因此,刘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向家长们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常说:“若要小儿安,需耐三分饥与寒”,强调要小儿忍三分饥,吃七分饱。处方用药也常用消食化乳、胃化积、健脾助运之品。对素体阳旺、胃热偏盛、肠胃积滞者,刘老常常告诫患儿家长要纠正患儿饮食偏嗜的惯,多进食含纤维多的食物,常说:“粗茶淡饭人‘膏粱厚味,足生大疔”,临床常用导滞通腑或通腑泄热法治之。 痰饮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致病的原因,发病极其广泛复杂。正如王隐君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为喘为嗽、为呕为泻、为眩晕,或身中结核,或臂肿肢硬、麻木瘫痪,或小儿惊风、抽搐,或癫痫。”刘老强调辨证时必须探本求原:由于湿困脾阳、脾失健运而生成的为“湿痰”或“痰饮”,因肺阴不足、津液被灼的为“燥痰”,因热而成的为“热痰”,因寒而成的为“寒痰”或为“寒饮”,因风而成的为“风痰”,因食滞不化而成的为“食痰”,因气郁不畅而成的为“郁痰”等,多宗张仲景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多予二陈汤类方,并据痰饮的成因进行加减变化以治之。
- 【目录】
-
从医历程
学术特色
常用内治法
临证经验撮要
方药传真
方证传真
儿科医案选编
医论医话
中医儿科验方整理
科研成果
儿科特色院内自制剂
刘清贞大事记 查看全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