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聚集与意义生成
¥
90.71
7.7折
¥
118
九品
仅1件
作者冯文坤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4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文坤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10013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5页
-
字数
4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对意义的觅取构成了人的超念性维度,但意义却永远被拘禁在物的躯壳内。思维从“无”意识向“有”意识的迈进,意味着“意识”被占有和被锚定在事物中,如一支玫瑰花,一座故乡的古宅,任何一件无生物,它们成为意义的停泊地。意识是携带感知的对象物,而“意义”同时被感知物所制造。意义是物质与精神的聚合。意义以有形、有声、有嗅、有感的方式蔓延在人的肢体所处的时空中。意义因表达而振荡,又因阅读而获得重构。
《意向聚集与意义生成》是以意义的生成为话题,以翻译、文学、诗歌等人文现象作为视点,立足于“不确定性”这一本体论范畴,结合蒯因、梅洛-庞蒂、加达默尔、德里达等人在意义生成观上的见解,从而系统地剖析原文(作者-世界)与译文(读者-世界)、表达者与被表达者、语言与言语之间的本体论关系。
- 【作者简介】
-
冯文坤,四川省阆中市人。博士,博士后。主要学术兴趣涉及英语语言文学,中西诗学比较,意义生成的哲学思考,翻译理论与生态诗学,文化记忆与国家认同研究等。2006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9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系访学.2013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学术兼职:四川省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四川省青少年数字化语言文化普及基地负责人,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专家组成员等。主持和完成省部级、国家课题3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目前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 【目录】
-
第一章 蒯因与他的“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 1
第一节 蒯因之“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的缘起 2
第二节 蒯因之“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的内涵 3
第三节 蒯因对“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的辩护 11
第四节 蒯因之“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的本体论承诺 16
第二章 翻译与意义的生成——蒯因与梅洛 庞蒂等 23
第三章 梅洛庞蒂——现象语言学及其内涵 102
第一节 语言与思想及世界中的身体 104
第二节 姿势与言语及姿势中的表达 112
第三节 姿势与意义及沉默中的言语 125
第四节 语言与言语及思想的** 136
第五节 语言与言语及思想的** 154
第四章 梅洛 庞蒂的意义生成观 163
第一节 意义:知觉的身体与可感知的世界 166
第二节 意义:在表达之中的涌现与生成 179
第三节 历史:声音、表达、沉默、偶然 191
第五章 前述谓和沉默的表达:梅洛 庞蒂的现象学意义观 216
第六章 基于振荡的意义涌现:梅洛 庞蒂与加达默尔的语言观与翻译观 289
第一节 文本:居于人和世界之间 295
第二节 我们:早已处于语言之中 307
第三节 表达:亦出自沉默的深渊 326
第七章 想象的内容与想象的对象 339
第八章 梅洛 庞蒂的具身化 语言观与具身 去身的翻译观 390
第一节 从体验的身体到感性化的语言 390
第二节 现象的身体与感知的身体 394
第三节 翻译:“既传播又被抹除,不传播又等于零” 399
第九章 解构——种非确定性的确定性及对翻译的思考 415
第十章 直接处理与含混的诗学观——论埃兹拉 庞德的诗学观 427
第十一章 文学变异性研究:文化异质与文学变异 445
第一节 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 446
第二节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466
第十二章 中西自然观:“与物为春”与“骄奢之目” 470
第十三章 绝对权力与肉身化——论莎士比亚《李尔王》中李尔王对绝对性的幻想 488
主要参考文献 501
后记 50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