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社会:一万年来人类的竞争与合作之路
¥
32.65
5.6折
¥
58
九品
仅1件
作者彼得·图尔钦 著;张守进 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其他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彼得·图尔钦 著;张守进 译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5
-
ISBN
9787203113997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内容简介】
-
:
在过去一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从史前的小型群体如何演变为如今的大型社会?人类合作的规模如何从几百人迅速过渡到几亿人?从文化演进这门新兴学科的角度,作者将人类社会视作一个全面连贯的整体,而非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独立系统的简单集合。本书聚焦于人类合作能力的演进、战争对文明的推动、平等主义的曲折发展等方面,创新性地使用可量化的历史数据与模型,揭示出隐藏于曲折跌宕的人类文明史中的决定性机制——战争,进而推翻了许多自称能“解释”人类文明路径的流行叙事。
- 【作者简介】
-
:
彼得·图尔钦(Peter Turchin),进化人类学家,牛津大学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进化研究所副所长。其研究方向包括文化演进、经济史、历史宏观社会学、历史计量学、社会进程的数学建模、历史数据库的构建与分析等。著有《战争,和平,战争》《失调时代:美国历史上的结构人口分析》《历史动力:国家为何兴衰》等。
- 【目录】
-
第一章 超级社会之谜? ?
从哥贝克力石阵到国际空间站
第二章 破坏性的创造? ?
文化演进如何创造大型的、和平富有的超级社会
第三章 合作者困境?
自私的基因,“贪婪是有利的”,以及安然公司的溃败
第四章 为了竞争而合作?
团队运动教会我们合作
第五章 “上帝创造了人,萨姆?科尔特使人平等”
早期人类如何压制雄性首领
第六章 人类的战争方式?
战争是一种破坏性的创造力量
第七章 君权神授的崛起?
雄性首领做出反击
第八章 寡头政治的铁律?
为何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第九章 历史的支点?
轴心时代的灵魂觉醒
第十章 人类进化的曲曲折折?
以及历史科学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在过去一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从史前的小型群体如何演变为如今的大型社会?人类合作的规模如何从几百人迅速过渡到几亿人?从文化演进这门新兴学科的角度,作者将人类社会视作一个全面连贯的整体,而非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独立系统的简单集合。本书聚焦于人类合作能力的演进、战争对文明的推动、平等主义的曲折发展等方面,创新性地使用可量化的历史数据与模型,揭示出隐藏于曲折跌宕的人类文明史中的决定性机制——战争,进而推翻了许多自称能“解释”人类文明路径的流行叙事。
精彩内容
第六章?人类战争的方式(节选)记住,当我将战争称为“创造性的”或“建设性的”事物时,我并不是要美化战争,也不是认为战争从任何意义来说都是有益处的。我说的“创造性”,仅仅是指战争是大型合作性社会最重要的选择力量之一。
所以,在什么情况下人类群体之间的致命性冲突是创造性的,在什么情况下是破坏性的呢?我们必须再一次转向多层选择理论。正如群体之间的竞争促进合作而群体内部的竞争摧毁合作一样,外部战争(不同社会之间的战争)往往成为破坏性的创造力量,而内部战争(社会内部的战争)往往仅仅是破坏性的力量(或者以伊恩?莫里斯的话来说,是反建设性的)。
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就像大多数简单的思想一样,它隐藏着一些重要的复杂性。战争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这只是决定战争是否是有建设性的第一步而已。社会之间的战争可能是非常非常血腥的事件,很多的士兵和平民被杀,但是如果战争是非决定性的,那么就不会成为文化群体选择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战争之所以具有创造性,并不在于有多少人死亡,重要的是,战争对文化演进的影响。战争只有在产生更优胜的文化特征时,才是一种演进的创造性力量。 文化群体选择有多种方式。在一个极端层面,可能就是纯粹的种族清洗:打败的一方被屠杀。影响就是那些“寄居于”失败一方大脑里的文化特征,以及他们的集体性机构都被清除。胜利的一方可以将自己的领土扩张到失败一方的范围,或者,也许派人去殖民。无论何种情况,胜利一方的文化特征会以失败一方文化特征的消失为代价得以传播。这非常残暴、丑陋,但这是文化演进得以进行的一种方式。 然而,文化演进也可以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出现。代替种族清洗的一种方式是种族文化清洗(ethnocide),或文化清洗(culturicide)。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的一方并不遭受身体意义上的灭绝,而是被迫同化到胜利一方的文化当中。被迫皈依另一种宗教,不得不学习征服者的语言,并采取他们的社会规范和制度,这也可以非常具有杀伤力,而且历史证明,很多文化群体宁愿战斗至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文化。但是如果他们屈服于种族清洗,至少受害者可以保全生命。 相比于在死亡的威胁下被迫皈依,种族文化清洗也可以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在现实中,帝国很少会有意进行文化破坏。同化是逐渐发生的,而且通常都是主动性的。对于一个臣民来说,接受强国文化通常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的文化有很高的声誉(例如,拥有大量世界级的文学和艺术),而且也符合被征服者的经济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己文化的被征服者加入了胜利者的一方,而且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跟胜利者一样处于平等地位。这就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发生在高卢的事情:除了在遥远的布列塔尼亚半岛之外,凯尔特语完全被拉丁语取代。另一个更接近我们时代的例子是17、18世纪的法国。正如历史学家维克多?利伯曼(VictorLieberman)在《形异神似》(StrangeParallels)一书里写的那样,路易十四(1643—1715)的宫廷“通过吸引杰出的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和剧作家来到凡尔赛宫,创建艺术、科学和法语皇家学院”来促进法国的文化统一。118一种更温和的文化选择是不需要任何征服做法的。人类是聪明的,而且非常擅长模仿他人。当一个社会发现自己落后于其他社会时,通常会做一些内省。政客们和知识精英可能会问,我们在什么地方出了错?最终,社会可能会达成集体一致的意见:我们需要做出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俄罗斯决定放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在这之前就这么做了。
所有这些情形的共同之处在于,成功社会的文化特征是以不太成功社会的文化特征消逝为代价而获得演进的。在这个过程中,从残酷的种族清洗,到和平主动的同化,都起到了作用。“破坏性”的部分并不一定带来杀戮。需要破坏的,是那些让社会变得不那么成功、不擅长合作、不利于内部和平富有的文化特征。
同样引人注意的是,综观人类历史进程,残酷的选择方式在逐渐让位于温和的选择方式。这种观察为乐观主义提供了一些根据,我会在最后一章返回这个话题。尽管如此,纵观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占据主导位置的一直是那些群体之间残暴的选择方式。我们可能会希望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忽视了这些,我们就无法理解社会是如何演进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