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
¥
56.19
4.7折
¥
119
九品
仅1件
作者 吴晓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03
版次 1
装帧 其他
货号 A3
上书时间 2024-11-0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吴晓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03
版次
1
ISBN
9787520374323
定价
119.00元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6页
字数
30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为71774175)“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的空间生产、社会效应与治理机制研究”的结项成果。“小社区、大社会”。人们所在的社区,是一个国家政治社会关系互构频繁的场域。人们可能并不十分了然国家的运行过程,却可以在日常生活社区触摸国家的脉搏。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把社区视为稳固政权的根基,进而衍生出不同的社区治理政策。因而,有什么样的国家便会有什么样的社区,进而,有什么样的社区,便会体会怎样的国家。国家生长在社区!本书立足于中国社区治理实践,贯穿中国基层“古代里组织—单位制—社区”的历史发展,综合比较当代中国社区的特有形态、治理的模式,分析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从日常生活入手,剖析中国社区治理中居民对“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
【作者简介】
吴晓林,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牛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现为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剑桥大学《Journal of Cambridge China Studies》编委。在Asian Survey(SSCI)、Journal of Urban Affairs(SSCI)、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SSCI,JCR一区)、《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著作3部,在《人民日报》、《联合早报》、《学习时报》等发表时政评论百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咨政报告获得中央领导批示。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教育部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
【目录】
章 何为社区社区何为 节 何为社区:社区认知与实践简明史 一 社区认知的简明史 二 社区实践的简明史 三 中国的实践与认知 第二节 社区何为:生活场景的“家国政治” 一 社区生活的“五层需求” 二 社区治理的“三重意蕴” 第三节 共同体与社区复合体:一个中国命题 一 排斥还是包容:社会中心论vs中心论 二 寻求联结:社区复合体的尝试解答 三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 第二章 里治:中国古代的“社区治理” 节 皇权下县“人里” 一 “皇权不下县”的幻象 二 里:古代的社区 第二节 古代“里治”发展简史 一 先秦至唐的里长官任制阶段 二 宋至明清的里长职役制阶段 三 清末以后的里治官僚化尝试 第三节 古代社区治理中的“家国关系” 一 皇权控“里” 二 绅权辅“里” 三 民治于“里” 第四节 古代“社区治理”的结构与遗产 一 古代社区治理的“家国政治”链条 二 古代社区治理的“国强社弱”结构 三 古代社区治理的“历史基因”延承 第三章 轮改革:街居制的形成与扩散 节 “街居”体制与“单位制” 一 “街居”与“单位”的入场 二 受到冲击的“街居制” 第二节 “两级、三级管理”的形成 一 推动基层改革 二 京沪改革的全面扩散 第三节 轮社区治理改革的制度分析 一 环境条件:社会转型压力与体制冲击 二 制度变迁:城市主导的权力下放 三 制度效果:基层权能提升与行政化问题 第四章 第二轮改革:“居站分设、政社合作”的试马 节 第二轮社区治理改革的四种模式 一 街道社区化模式 二 组织下沉的模式 三 行事分离的模式 四 政社合作的模式 第二节 第二轮社区治理改革的制度分析 一 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大变局与职能转变 二 变迁过程:政策引导下的区级创新 三 制度效果:利%建设提升与无形的短板掌 第五章 生动的故事:政社合作的典型实践 节 武汉市江汉区的实践 一 江汉区三轮改革的时序 二 购岗,服务下沉 三 江汉区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江汉模式的进步与局限 第二节 宁波市海曙区的实践 一 宁波市海曙区的改草时序 二 选聘分离,项目合作 三 海曙区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海曙模式的进步与局限 第三节 广州市越秀区的实践 一 广州市越秀区的改革时序 二 向社工购买家综服务 三 越秀区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越秀模式的进步与局限 第四节 青岛八大湖街道的实践 一 八大湖街道的改革时序 二 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三 八大湖的社区治理结构 四 八大湖实践的进步与局限 第六章新时代的新定向:社区治理体系化 节 体系化: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新要求 一 从生活共同体到治理共同体 二 社区治理体系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化的新探索 一 层面的体系整合与政策推动 二 地方层面社区治理体系化的探索 第三节 新时期社区治理的特点与议题 一 党建弓i领、高位推动与技术支撑 二 打破“新瓶装旧酒”与“三大主义” 第七章 政党在社区: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 节 中国与社区党建 一 起源于上海的社区党建探索 二 社区党建在的广泛发展 三 社区党建向“纵横联动”的拓展 第二节 走向政治取向与社会取向“两维均衡 一 政治取向特别强调党的核心功能 二 社会取向特别强调治理与服务 第三节 政党连接社会与二次社会建构 一 政党连接社会的三种机制 二 社区党建的社会建构逻辑 第八章 社区复合体的形成:治权、服务与生活 节 从行政单元到政社复合体 一 社区管理单元的政治化建设 二 社区服务载体的行政化演绎 三 社会共同体的政社复合化 第二节 治权统合、服务下沉与选择参与 一 党建下的政治逻辑 二 治理重心下移的管理逻辑 三 选择参%的生活逻辑 第三节 社区复答体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九章 社区治理转型:家国关联的传统与进路 节 中西方社区治理的深层差异 一 中国:积极与被动家庭 二 西方:个体主义与社会本位 三 中西方社区家国关联的差异 第二节 区家国关联的深层逻辑 一 生产关系的结构基础 二 过渡时期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区治理转型的密码解析 一 不同的治理结构产出不同的治理结果 二 社区治理的转型展现出非线逻辑 三 支配社区治理转型的关键是”政社关 第四节 社区治理转型的时空坐标与进路 一 建设关联社区,营造积极的社区连接 二 找准时空坐标,塑造科学的社区治理 三 建构整合机制,做好社区治理的体系 四 重视社会创制,提升社区参与治理的 参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