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23.18 7.0折 33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崑威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8

上书时间2024-11-05

旧书香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崑威 著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出版时间 2011-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7529224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8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内容简介】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经中对重要概念、范畴、命题的阐释,体现了该经是此前“佛道论衡”的思想结晶。由此反映出来的.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之所以能够被道教哲学成功地“平移”、转化、利用,也证明了“中国佛教的根子在中国而不在印度”。由此说明,《本际经》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道教义学典籍,而且是进行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专题研究的珍贵思想资料。
【目录】

绪论
一《太玄真一本际经》文本、思想价值及作者
二《太玄真一本际经》研究成果及思想研究综述
三本书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太玄真一本际经》产生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思想背景
本章结语
第二章“本际”奠义与《本际经》
引言
第一节《本际经》之“本际”义
第二节“本际”与“无记”
一“本际外道”与佛教中的“本际说”
二佛教经典中的“本际”
第三节“本际”“道”“自然”
一吉藏所理解的“本际”与“道”
二《老子》之“道”的思想特征与“本际”
三《老子》之“自然”的思想特征
四佛道论衡中的“本际”、“道”、“自然”
第四节“自然”与“因果”
一“本际”之辩背后的“自然”与“因果”之争
二“因果”“自然”“因缘”
三中古道教对佛教因缘及轮回报应学说的吸纳
四《本际经》中的“因果”与“因缘”
第五节“本际义”与中国佛教
一《宝藏论》中的“本际”义
二永明延寿之《宗镜录》中的“本际”义
本章结语
第三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
引言
第一节从道家之“道”到道教之“道”
一“道论”与本体论
二中国哲学语境中的“道”
三“道”的实体化与“神化”
四“道体”的彰显
第二节“道体”与“元始夫尊”
一《本际经》论“道”
二“无本”与“空”
三“人性”与“神性”
四“法身”义滥觞
第三节“道体”与“法身”
一“法身”为本
二诸分身是“迹”
三“本迹”义源流
四“法身”与“神本”
本章结语
第四章《太玄真——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
引言
第一节《本际经·道性品》对“道性”的定义
第二节“道性”与“心性”——《本际经》道性论思想特征
第三节道教“心性”思想源流
第四节“道性”思想的理论嬗变——《本际经》之外的道性论
本章结语
第五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
引言
第一节判别“正经”、“正法”
一“天台”智颉、“三论”吉藏判释“外道”和“俗学”
二“十二印”——《本际经》的十二条判教标准
三“十二法印”的理论特质
四“法印”中的“大我”及“常、乐、我、净”思想
五“大我”之说与中古时期的佛教中国化
第二节“重玄”之道与大乘道教
一“重玄”概念的提出与定义
二“重玄”够解释学与《本际经》中的“重玄”之道
三中观般若学视域中的“重玄”之道与鸠摩罗什《老子注》
四《本际经》中的“二谛”、“中道”思想
五中国佛教思想界视域中的“重玄”
第三节分别教法
一“具十二印”与“应三洞者”
二“三洞”与三洞分类法
三“三洞”与“三乘”
四《本际经》中的“三乘”与“十二事”
第四节《本际经》与道教经教体系
一灵宝派经教思想流变及《本际经》的灵宝派经教思想特征
二《本际经》对灵宝经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本章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