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城市 创新街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卓越城市 创新街区

47.44 5.4折 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智团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14

上书时间2024-11-02

旧书香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邓智团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52023909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 字数 210千字
【内容简介】
邓智团,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城市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经济学会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学院居里学者(2014)。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2016)、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17),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2017)。出版《城市空间转型》《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伦敦全球城市发展研究》等专著5部。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口科学》《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性文章6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和上海软科学重点项目等10余项,主持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20余项。
【作者简介】
邓智团,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城市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经济学会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学院居里学者(2014)。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2016)、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17),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2017)。出版《城市空间转型》《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伦敦全球城市发展研究》等专著5部。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口科学》《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性文章6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和上海软科学重点项目等10余项,主持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2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创新街区的兴起

第一节  城市发展新逻辑

一、 城市发展驱动力升级

二、 “城兴人,人兴业”城市发展新逻辑

 

第二节  新创新空间

一、 高科技产业发展集群化

二、 工作生活融合的新趋势

三、 新创新空间广泛兴起

第三节  创新街区概念

一、 创新街区现象

二、 创新街区概念

三、 创新街区内涵

第四节  创新街区识别

一、 创新街区的特征

二、 创新街区的阶段与类型

三、 创新街区的识别标准

 

第二章  创新街区兴起的动力

第一节  创新街区兴起前提

第二节  创新街区兴起的经济理性

一、 创新街区兴起的动力: 行动主体收益预增

二、 企业层面的成本—收益权衡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的综合收益权衡

一、 创新街区创造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 地方政府建设创新街区的成本

三、 地方政府建设创新街区的收益

四、 地方政府的综合收益权衡

第四节  重塑空间区位决策的成本—收益预期: 硅巷案例

一、 降低创新企业中心城区集聚的空间成本预期

二、 提高创新型企业中心城区集聚的综合收益预期

第三章  创新街区重塑城市空间

 

第一节  创新街区重现空间价值

一、 构筑城市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空间依托

二、 重新调动与汇聚被忽视的智力资本

三、 重新发现与发掘被低估的区位价值

第二节创新街区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互动

一、 创新街区主导下城市功能的再设计

二、 创新街区主导下城市空间的再组织

第三节  创新街区集聚的关键因素

一、 模型设计

二、 计量结果及解释

第四章  创新街区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功能混合

一、 功能呈现多元产城融合

二、 “新城市主义”的开发理念

三、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的城市化发展

第二节  产业多元

一、 20世纪60—70年代: 民用计算机行业蓬勃发展

二、 20世纪80年代: 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开发

三、 20世纪90年代: 生物技术繁荣

四、 2000年后: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节  数字经济

一、 硅环的区位: 位于内东伦敦

二、 伦敦硅环的兴起背景

三、 硅环数字经济的经济活动

 

第五章  创新街区的空间特质

第一节  创新街区的城市特质

第二节  从工业区到创新街区

 

一、 肯戴尔广场概况

二、 20世纪60年代以前: 工业景观

三、 20世纪60—90年代: 办公园区

四、 2000年以来: 功能混合的创新街区

第三节  第三空间塑造创新街区

一、 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二、 零售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第三空间

三、 第三空间激发城区创新活力

第六章  创新街区的场所营造

第一节  场所营造的关键作用

一、 创新街区的发展

二、 创新街区的挑战与冲突

三、 重新定义“场所营造”的角色

第二节场所营造的分析框架

一、 创新街区(创新集群)的场所营造

二、 创新集群场所营造的实证分析

三、 场所营造的多维分析模型

第三节  场所营造的实践对比

一、 案例描述

二、 研究结果

三、 关键结论

 

第七章  创新街区的建设路径

第一节  街区新公共利益

一、 重新定义街区公共利益

二、 塑造公共创新中心和连通公共领域

第二节  区域联动更新

一、 南湖联盟区的发展

 

二、 西雅图南湖联盟区的转型与大学区的诞生

第三节  公共空间转型

一、 公共空间的转型

二、 剑桥分区修正案

第四节  拓展的办公空间

一、 拓展办公空间

二、 公共创新空间

第五节  打造公共创新中心

一、 美国麻省波士顿创新街区

二、 建设公共创新空间的总体规划设想

三、 街区会客厅打造海港广场的公共创新空间

四、 街区会客厅与社区中心的区别

第六节  文化与创新融合

一、 区域联动更新背景

二、 区域联动更新经验

 

第八章  创新街区建设的上海实践

第一节  上海创新街区的识别

一、 杨浦: 大创智功能区与四大创业创新街区

二、 虹口: 北部地区与大柏树科技创新中心

三、 徐汇: 两大创新活力区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四、 静安: 市北高新园区

五、 普陀: 四大科技创新功能区与桃浦科技智慧城

六、 简单评价

第二节  上海创新街区建设的类型

一、 上海创新街区建设的类型

二、 城市更新型创新街区建设

三、 园区升级型创新街区建设

 

第三节  上海推进创新街区建设成本与收益考察

一、 成本投入问题

二、 收益获得问题

第四节  上海创新区建设策略

一、 努力提升经济弹性

二、 政府发挥关键作用

三、 提升两大空间定位

 

第九章  创新街区建设经验与建议

第一节  创新街区的理论经验

一、 创新街区的理论探讨

二、 创新街区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创新街区的规划对策

一、 核心策略

二、 具体对策

 

附录  创新的前沿: 量化测度与国际比较

——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创新统计》的解读

一、 创新活动: 外部获取主导

二、 创新联系: 多元化的创新信息源

三、 创新合作:“硬”合作强于“软”合作

四、 产品与工艺创新: 并驾齐驱,大企业主导

五、 组织创新: 全球盛行,以大企业为主

六、 营销创新: 大中型企业主导

七、 创新制约因素: 由企业的资金与人才决定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