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城:街巷背后
¥
51.07
6.4折
¥
80
九品
仅1件
作者杨俭波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9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俭波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37458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4页
-
字数
283千字
- 【内容简介】
-
作为中国第三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佛山市,其“得名于晋,肇迹于唐”,明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海禁开放以及澳门租借开埠,佛山因其便捷的内河交通网络,在珠江流域乃至两广、福建、江西、两湖及云贵地区逐渐构筑了庞大的内河交通运输网络,佛山由此开始繁盛,至清初康、雍、乾三朝发展鼎盛。佛山城市在清初成长为“全国四大聚”并称“四大名镇之首”,其城镇人口规模一度超广州,成为珠江流域首屈一指的区域性、国际化工商贸都市。自中华民国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佛山城镇规模相对较为稳定,自改革开放起至2000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佛山借改革开放以及珠江三角洲先行先试的倾斜发展政策东风,在经济发展、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2017年,佛山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近万亿元(9549.60亿元),居全国城市第16位,已然成长为中国城市发展序列中的前列城市。然而,与GDP发展水平相异的是,佛山的城市规模、知名度及其在国内城市系统中的存在感却依然极低,这种产城“两张皮”尴尬局面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佛山城市发展依然存在极大
的提升和改进空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佛山城市的整体营销和对外推广宣传,做得有限,远远不够。与国内营销相对先进的地区和城市相比较,佛山需要加强和努力的地方太多太多,相对落后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佛山城市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地方虚无主义”,突出表现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对本地元素的忽视和短见以及对外来因素的盲目崇拜,致使近年来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存在严重的“去地方化”倾向,进一步弱化了佛山城镇的地方了解度和认知水平。重产轻城的发展倾向,在改革开放之初那种迫切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急务”之下,似可接受,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整体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建设的滞后,城市文化历史及城市地方性挖掘的欠缺,使珠三角城市尤其是佛山及其周边地区,在与国内其他区域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中,愈益处于不利地位,这显然不利于佛山城市的持续发展。
分析探究佛山城市认知的“地方虚无主义”,我们发现,对佛山历史城市的过往无从了解,欠缺认知,是产生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当下佛山城市来说,在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如何弥补城市发展“短板”,解决外界对佛山认知不足问题,其一是要组建一支对佛山地方发展有相对深刻认识,具有较强学术能力的“佛山研究地方队”,持续、长期地扎根和坚持佛山城市的本底问题研究,基于跨学科视角,从不同层面深入开展,长期耕耘。其二是要加强对佛山城市的普及化宣传,包括加强对佛山城市的民众普及化宣传,首先要通过不同渠道、出版物,使民众了解佛山的过去,向他们展示一个底蕴深厚的传统佛山;其次是要突出官方宣传的力度、密度和高度,加强基于国家平台层面的综合和整体宣传推广;最后要结合“一带一路”,外向推广和全球普及佛山城市、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围绕上述宣传推广,首先要解决内容问题,即搞清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佛山,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有什么特色之处、经验之谈。进而提炼整理,做实内容。其次才是宣传推广中说什么、怎么说、向谁说的问题。《品城:街巷背后》的写作目的,主要在做实内容,即通过系统的问题研究,搞清楚佛山这个珠江流域中的重要城市,在发展起源、传承演替、城市地方上的根本问题,从“我城来处”“初地芳华”和“街巷背后”三个角度,进行深入解析研究。讲清楚佛山的起源、来处和发展动力,解析支撑佛山城市不断前行的“初地”体系,以及存在于佛山老城区街巷阡陌之中的平凡故事、点滴风情。
- 【作者简介】
-
杨俭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化学院区域与旅游研究中心副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项目函评专家,佛山市首批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广州南方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智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广州五维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特聘专家。主持人文社科、广东岭南研究院重点招标项目等纵向课题多项,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20余项。在人文地理和旅游学刊等刊物发表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
- 【目录】
-
上篇 我城来处
第一章 我城来处
第一节 自然的馈赠
第二节 西(北)江的哺育
第三节 广州的牵引与支撑
第四节 移民促进发展
第五节 重商引致繁荣
中篇 初地芳华
第二章 佛山初地
第一节 初地概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三章 塔坡:“佛山初地
第一节 塔坡作为”佛山初地“的缘起
第二节 塔坡作为”佛山初地“的发展与流变
第三节 塔坡”佛山初地“的想象与建构
第四章 祖庙:佛山”政教初地
第一节 佛山地方研究概述
第二节 祖庙作为佛山“政教初地”的缘起与流变
第三节 祖庙作为佛山“政教初地”的想象与建构
第五章 普君墟:佛山“商贸初地”
第一节 佛山墟市概述
第二节 佛山墟市的发展
第三节 普君墟作为佛山“商贸初地”的缘起与流变
第四节 普君墟作为佛山“商贸初地”的想象与建构
第六章 琼花会馆:佛山“粤剧(艺文)初地”
第一节 会馆及琼花会馆
第二节 琼花会馆作为佛山“粤剧初地”的缘起与流变
第三节 琼花会馆作为佛山“粤剧初地”的想象与建构
……
下篇 街巷背后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