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取名的学问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人取名的学问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9.91 5.2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健华、王惟清 编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9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健华、王惟清 编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860566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0页
  • 字数 2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人取名的学问》分为取名理论、取名技法以及取名文化三大版块,全面展示了中国人取名的学问,并尝试构建“中华取名学”学科的基本框架。

 

 《中国人取名的学问》系统研究阐述了中国人取名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取名习俗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将其上升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有一定的开创性。
   取名理论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姓名类型、特征、名字的功能、作用和意义,以及取名的建制等基本概念。同时详细阐述了中国取名的演变历史,首次揭秘我国取名现状的面面观。取名技法部分,第一次提出中国民间和专业两大类取名技法概念,基本上囊括了我国古今各类的取名方法,填补了目前我国尚无取名完整分类方法的空白。特别是将民间法分为十类一百种,详细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8种专业取名法。同时归纳了取名或改名时必须注意的六大方面的忌讳。取名文化部分则以古今名人的经典美名,诠释和解读中国人取名各类方法,充分显示出中国人取名技法和智慧。《中国人取名的学问》还收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名字故事,深入浅出地拓展了中华取名学的深度和广度。

【作者简介】

  宋健华,1951年生于上海,1985年复旦大学毕业。曾任企业报记者编辑,杂志社主编。编写二十余本著作。
   王惟清,1973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从小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1995年开始重点研究姓名学,注重实践,多有收获。

【目录】

上篇取名概论



第一章取名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取名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中国人名的特征


第三节取名的建制


第四节名字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章中国取名简史


第一节上古时期


第二节三代时期


第三节秦汉时期


第四节唐宋元时期


第五节明清时期



第三章我国取名的现状


第一节日趋重视取名质量


第二节个性名字的突破


第三节姓名官司的产生


第四节重名现象严重


第五节取名文化发展迅速


第六节取名市场的混乱


第七节我国现行取名法律法规



中篇取名技法



第四章民间取名法


第一节纪念类


第二节许愿类


第三节借寓类


第四节字形类


第五节词性类


第六节修辞类


第七节文学类


第八节连姓类


第九节排行辈分类


第十节另型类



第五章专业取名法


第一节汉字取名法


第二节生肖取名法


第三节五格取名法


第四节五行取名法


第五节八卦取名法


第六节三才取名法


第七节纳音取名法


第八节十格取名法


第六章改名法


第一节古代更名的原因及方法


第二节现代改名的因素


第三节现代改名法规


第四节哪些名字需要更名


第五节更名的方法


第六节改名的应用



第七章取名防错法


第一节防止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防止违反字音规律


第三节防止违反字形规律


第四节防止违反字义规律


第五节防止违背民族良俗


第六节防止其他方面的问题



下篇取名文化



第八章名人取名法



第九章名字引起的故事


一、重名并非无风险


二、生僻名字有烦恼


三、因为名字打官司


四、不讲名讳有后果


五、名字不好酿恶果


六、取个好名而得福


七、名字预言应吉凶


八、侵犯名权即犯法


九、名人取名小趣闻


十、古今改名皆有因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