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革命之后:后新时期文学场域观察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告别革命之后:后新时期文学场域观察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3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志伟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5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志伟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49508884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告别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一个重要思想主题,而围绕这一主题所形成的文学观念、生产机制及思维模式不但结构了“新时期”的文学场域,而且也参与到了“后新时期”文学场域的塑型之中。本书力图在“告别革命”这一潜在的知识背景下,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对“后新时期”的文学场域进行多角度考察,考察在这一时期充满矛盾和紧张的话语生产过程,考察这一过程中宏观和微观的权力关系所构成的条件,考察各种权力和各种话语间的复杂关联,考察变革中的制度性实践和话语生产的互动关系,进而重新激活文学与历史、社会、政治之间的关联,实现对“后新时期“文学场域的整体认知。
【作者简介】
  徐志伟,1976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化研究。近年来在《文学评论》、《学术月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日报》等报刊转载、摘编。研究计划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等基金的资助。多次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
【目录】
只能如此(代序)

上编 文学观念的转型与生存空间的变换

论“后朦胧诗”语言观念的生成

“后朦胧诗”语言观念局限分析

论九十年代诗歌的现实性与中国性

生长与变异:论九十年代小说的走势

消费意识形态及其对“文学性”的征用

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失落与重塑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

中编 批评范式的重构与话语空间的拓展

王朔:切入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

南帆:寻找文学批评的历史能动性

季红真:探究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

吴思敬:再造诗歌批评的“可信度”

张柱林:穿行于文学与现实之间

黑龙江当代文论:历史与当下

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维度

中国当下民族主义话语的困顿

下编 局部的美学博弈与信念生产

翟永明:一个不知所终的孤独个体

阿成:都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再发现

冬天的心境:对十二位诗人的随意阅读

《报告政府》:对小说可能性的再次探寻

《女乡长的湖泊》:直面乡村社会的困局

《绝情》:跳出“庸俗”的循环

《疾风》:重新介入历史的复杂

《故乡》中“失语”现象的当下重释

附录 间歇期的沉稳——世纪交会中的一次长篇小说讨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