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44.9 6.1折 74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季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5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季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0062704
  • 定价 7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8页
  • 字数 34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清季铨选制度流变》厘清了清代取士与取官在不同时期的区别与联系,着重考察了清季学堂奖励实官和留学生廷试与选官授职曾出现再度合而为一的趋势。在细致梳理清季文官铨选制度流变的同时,着力探讨了武官铨选在不同时期的变革,同时注重制度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揭示了清季铨选渊源流变的沿革与多因以及对民初历史的实际影响,是一部史论结合的研究论著。
【作者简介】
  张季,汉族,1980年7月生,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晚清民国的政治与社会研究。先后在《史学月刊》《现代大学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并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课题多项。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及缘起
二、学术史
三、资料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咸同以降铨选制度的初步变动
第一节 清朝中前期铨选制度渊源
一、权力制衡下的铨选机构
二、铨选途径与入选资格
三、维护旗人特权、重正途抑异途的铨法
第二节 取用能员与督抚用人权扩张
一、奏保人才破格
二、奏调人员破格
三、奏补员缺逾越既有铨选定章
第三节 保举、捐纳破格对铨选制度的冲击
一、推动督抚用人权突破规制
二、造成了大批人员涌入仕途
三、冲击铨法
四、清廷的限制及效果

第二章 近代学堂与游学取官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选才观念转移
一、甲午战前观念的转移
二、士人对传统选官制度的批评和建议
三、新政时期取才观念的转移
第二节 取士与取官的嬗变——从科举到学堂
一、近代学堂取官的开端
二、近代学堂取官的确立
第三节 游学取官的兴起
第四节 学堂及游学取官的废而未止

第三章 各自为政——部院用人对铨选方式的更改
第一节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部院改制与用人权分化的开端
一、改考试为奏调
二、严格出使人员任用
第二节 官制改革中各部用人情况
一、以奏调方式网罗人才
二、奏留不断,补署不拘例章
三、出现专管司员任用的机构,补署司员突破定规
第三节 与吏部的权力博弈
一、限制调补
二、并改轮次
三、酌拟分发

第四章 各直省选才用人的逾制与创新
第一节 东三省改制前后督抚用人权消长
一、改制前
二、改制初
三、清廷限制
第二节 官制改革中各直省选才用人进一步突破定制
一、奏保人员破格
二、奏调人员破格
三、补署员缺不拘例章
第三节 督抚与清廷及各部院的权力纷争
一、与清廷军机处、宪政编查馆等的权力纷争
二、与吏部的权力博弈'
三、与练兵处——陆军部、军谘处(府)等的权力争夺
四、与其他部院的权力博弈

第五章 清季新旧铨选制度迭嬗
第一节 多途并进——异途、旧学善后等对新途的冲击
一、保举花样百出
二、捐纳停而未止
三、停科举后的旧学人员入仕
四、新途任用调整
第二节 文官考试制度酝酿
一、西方文官制度思想传入
二、《文官考试章程》拟订过程
第三节 从吏部到内阁铨叙局:文官铨选机构变迁
一、吏部调整
二、吏部裁撤
三、内阁叙官局初步运作
第四节 武官铨选机构变迁
一、练兵处与武官新铨选制度的酝酿
二、新机构的设置与武官新铨选制度的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堂及游学奖励实官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