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锂离子充电电池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锂离子充电电池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2 4.6折 69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Kazunori Ozawa 著;赵铭姝、宋晓平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6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Kazunori Ozawa 著;赵铭姝、宋晓平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111470588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2页
  • 字数 37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
【内容简介】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锂离子充电电池》主要介绍了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尖晶石型结构的锂嵌入材料、富锂氧化物、无稀土金属的铁基材料和用于锂微观电池的锂钴氧化物,还介绍了LiMn2O4薄膜、V2O5薄膜、MoO3薄膜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从热力学的角度介绍了碳质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基化合物、磷酸盐橄榄石型化合物正极材料进行了拉曼研究。《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锂离子充电电池》还讨论了固态电解质的界面问题及其添加剂的研究现状,描述了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结构,以及用于高性能环保汽车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进展。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锂离子充电电池》可供从事锂离子电池等能源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本书贡献者

第1章一般概念
KenzoMatsukiandKazunoriOzawa
1.1电池概要
1.1.1伽伐尼电池体系——水溶液电解液体系
1.1.2锂电池体系——非水溶液电解液体系
1.2锂离子电池的早期发展
1.2.1陶瓷生产能力
1.2.2涂层技术
1.2.3电解质盐LiPF
1.2.4正极中的石墨导电剂
1.2.5硬碳负极
1.2.6无纺布热闭合效应的隔膜
1.2.7镀镍的铁壳
1.3现实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章新型电池中尖晶石型结构的锂嵌入材料
KingoAriyoshi,YoshinariMakimura,andTsutomuOhzuku
2.1引言
2.2尖晶石型结构概述
2.3尖晶石型结构的衍生物
2.3.1源自"尖晶石"的超晶格结构
2.3.2源自"尖晶石"超结构的例子
2.4尖晶石型结构锂嵌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4.1锂锰氧化物(LMO)
2.4.2锂钛氧化物(LTO)
2.4.3锂镍锰氧化物(LiNiMO)
2.5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锂嵌入材料在12V无铅蓄电池中的应用
2.5.1由锂钛氧化物(LTO)和锂锰氧化物(LMO)组成的12V电池
2.5.2由锂钛氧化物(LTO)和锂镍锰氧化物(LiNiMO)组成的12V电池
2.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3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锂氧化物Li1+x(NizCo1-2zMnz)1-xO
NaoakiKumagaiandJungMinKim
3.1引言
3.2无钴氧化物Li1+x(Ni1/2Mn1/2)1-xO
3.3Li1+x(Ni1/3Co1/3Mn1/3)1-xO
3.4其他材料Li1+x(NizCo1-2zMnz)1-xO
3.5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无稀有金属元素的铁基正极
ShigetoOkadaandJunichiYamaki
4.1引言
4.2二维层状岩盐型氧化物正极
4.3三维NASICON型硫酸盐正极
4.4三维橄榄石型磷酸盐正极
4.5三维方解石型硼酸盐正极
4.6三维钙钛矿型氟化物正极
4.7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热力学研究
RachidYazami
5.1引言
5.2实验
5.2.1ETMS
5.2.2电化学电池的结构和循环过程
5.2.3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5.3讨论
5.3.1碳质负极材料
5.3.1.1预焦炭(HTT<500℃)
5.3.1.2焦炭(HTT为900~1700℃)
5.3.1.3焦炭(HTT为2200℃和HTT为2600℃)
5.3.1.4天然石墨
5.3.1.5熵和石墨化程度
5.3.2正极材料
5.3.2.1LiCoO
5.3.2.2LiMn2O
5.3.2.3循环对热力学的影响
5.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材料

第6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拉曼研究
RitaBaddourHadjeanandJeanPierrePereiraRamos
6.1引言
6.2拉曼显微光谱术的原理和设备
6.2.1原理
6.2.2仪器
6.3过渡金属氧化物基化合物
6.3.1LiCoO
6.3.2LiNiO2及其衍生化合物LiNi1-yCoyO2(0<y<1)
6.3.3锰氧化物基化合物
6.3.3.1MnO2型化合物
6.3.3.2三元系含锂化合物LixMnOy
6.3.4V2O
6.3.4.1V2O5的结构
6.3.4.2LixV2O5的结构特征
6.3.5TiO
6.4磷酸盐橄榄石型LiMPO4化合物
6.5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从电解质重要性的角度阐述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MasakiYoshio,HiroyoshiNakamura,andNikolayDimov
7.1引言
7.2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添加剂的总体设计
7.3一系列探究新型添加剂的发展过程
7.4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以及其他添加剂
7.5调整方式
参考文献

第8章无机添加剂与电极界面
ShinichiKomaba
8.1引言
8.2过渡金属离子和正极的溶解
8.2.1Mn(II)离子
8.2.2Co(II)离子
8.2.3Ni(II)离子
8.3如何抑制Mn(II)离子的恶化
8.3.1LiI,LiBr和NH4I
8.3.22乙烯基吡啶
8.4碱金属离子
8.4.1Na+离子
8.4.2K+离子
8.5碱金属盐的涂覆
8.6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9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特性与全固态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制备
MasatakaWakihara,MasanobuNakayama,andYukiKato
9.1锂盐聚合物电解质的分子设计和表征
9.1.1引言
9.1.2添加增塑剂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9.1.3添加BPEG和AlPEG增塑剂的SPE膜的制备
9.1.4添加BPEG增塑剂的SPE膜的评价
9.1.5添加BPEG增塑剂的SPE膜的离子电导率
9.1.6锂离子迁移数
9.1.7电化学稳定性
9.1.8小结
9.2全固态锂聚合物电池的制备
9.2.1引言
9.2.2SPE离子电导率的要求
9.2.3传统液态电解质电池和全固态锂聚合物电池的区别
9.2.4添加BPEG和/或AlPEG增塑剂的SPE的锂聚合物电池的制备及
其电化学性能
9.2.5阻燃锂聚合物电池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评价
9.2.6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材料

第10章锂微电池的金属氧化物薄膜电极
JeanPierrePereiraRamosandRitaBaddourHadjean
10.1引言
10.2LiCoO2薄膜
10.2.1溅射LiCoO2薄膜
10.2.2PLDLiCoO2薄膜
10.2.3CVDLiCoO2薄膜
10.2.4用化学方法制备LiCoO2薄膜
10.2.5小结
10.3LiNiO2及其衍生化合物LiNi1-xMO
10.3.1固体电解质
10.3.2液体电解质
10.3.3LiNiMn薄膜
10.3.4小结
10.4LiMn2O4薄膜
10.4.1溅射LiMn2O4薄膜
10.4.2PLDLiMn2O4薄膜
10.4.3ESDLiMn2O4薄膜
10.4.4用化学方法制备的LiMn2O4薄膜
10.4.5取代LiMn2-xMxO4尖晶石薄膜
10.4.6小结
10.5V2O5薄膜
10.5.1溅射V2O5薄膜
10.5.2PLDV2O5薄膜
10.5.3CVDV2O5薄膜
10.5.4蒸发技术制备的V2O5薄膜
10.5.5静电雾化沉积法制备的V2O5薄膜
10.5.6溶液技术法制备的V2O5薄膜
10.5.7小结
10.6MoO3薄膜
10.6.1液体电解质
10.6.2固体电解质
10.6.3小结
10.7总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高性能环保汽车中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进展
HideakiHorie
11.1引言
11.2驱动电动车的能源
11.3对锂离子电池高功率特性的要求
11.4电池的热性能与电池体系的稳定性
延伸阅读材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