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宏观经济学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42.58 7.3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晓玲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8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2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晓玲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06832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教材在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导论和宏观经济总量的衡量基础之上,围绕宏观经济研究的两大主题(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进行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实践的讨论。在短期经济周期方面:首先,讨论在社会一般物价水平和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其次,分析利率可变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并在价格水平可变条件下推导社会总需求。最后,推导社会总供给,构建AD-AS模型,分析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同时,讨论短期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在长期经济增长方面:主要介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趋同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核算和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此外,本教材还讨论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产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并分析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宏观经济短期均衡模型:IS-LM-BP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作者简介】
陈晓玲,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和数字经济。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与就业、货币理论与政策等。曾志远,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杨海涛,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和民营企业。邹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口经济学、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三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览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

    二  外生冲击与宏观经济政策

    三  弹性价格与黏性价格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二  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凯恩斯主义

    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第四节  流量与存量及本书安排

    一  流量与存量

    二  本书安排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总量的衡量

  第一节  衡量GDP

    一  什么是GDP

    二  衡量GDP的方法——三面等值法

    三  宏观经济中的恒等关系

    四  GDP的缺陷

  第二节  衡量物价水平

    一  名义GDP和实际GDP

    二  衡量实际GDP

    三  价格水平的衡量

    四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异和缺陷

  第三节  衡量劳动力市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一节  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

    一  国民收入的生产

    二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二节  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一  消费

    二  投资

    三  政府购买

  第三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  计划支出

    二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影响总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原理

    一  乘数原理

    二  与政府相关的乘数

    三  比例税制下的乘数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经济周期理论Ⅰ:总需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

    一  事实1: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没有规律、无法预测的现象

    二  事实2:经济周期具有阶段性

    三  事实3: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发生变动

  第二节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一  IS曲线的舍义

    二  IS曲线的推导

    三  IS曲线的斜率

    四  IS曲线的移动

    五  产品市场的非均衡

  第三节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一  货币需求

    二  LM曲线的含义

    三  LM曲线的推导

    四  LM曲线的斜率

    五  LM曲线的移动

    六  货币市场非均衡的经济状态

  第四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一  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共同实现

    二  产品市场非均衡和货币市场非均衡的经济状态

    三  基于IS-LM模型的政策效应

    四  财政政策调整:IS曲线移动

    五  货币政策调整:LM曲线移动

    六  政策有效性区域

  第五节  总需求

    一  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

    二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经济周期理论Ⅱ: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供给

    一  总供给的含义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二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三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短期经济波动分析:AD-AS模型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一  总需求冲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

    二  总供给冲击:要素获取能力变动和要素组合能力变动

    三  政策有效性区间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第一节  失业

    一  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二  奥肯定律

    三  中国失业基本情况

  第二节  通货膨胀

    一  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

    二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后果

    三  通货紧缩与恶性通货膨胀

    四  中国的通货膨胀基本情况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

    一  失业、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二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三  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四  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五  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

  第四节  经济周期

    一  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

    四  中国主要经济周期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度量与典型事实

    一  经济增长的概念

    二  经济增长的度量问题

    三  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事实

    四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一  索罗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  新古典生产函数

    三  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四  索罗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第三节  趋同与内生增长

    一  收入差距与经济趋同

    二  内生增长的含义

    三  AK模型

    四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第四节  经济增长核算和中国奇迹

    一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二  经济增长核算的原理和核算方程

    三  经济增长核算的经验结果

    四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产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一  国际收支

    二  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

    三  汇率及其决定

  第二节  IS-LM-BP模型

    一  国际收支平衡与BP曲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