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0.6 3.6折 2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敏 著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敏 著
  •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7671640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8页
  • 字数 1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黑天鹅经典作品集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是15位经济学家与作者朱敏阔论金融时政的访谈精华录,共同探讨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及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缺什么两大主题。关于中国经济的更多问题,《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中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涵盖了股市、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安全、社会保障、增长模式转型、国进民退等热点争议问题,把脉中国经济。书中,15位著名经济学家倾情畅谈。陈志武、茅于轼、斯蒂格利茨、刘伟、夏斌、白重恩、艾丰、魏杰、魏加宁、张卓元、吴晓求、盛洪、张文魁、江平和黄桂田,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
“金融阴谋论”为何在中国流行?
“4万亿”投资是否会引发通胀?
房产“物业税”征还是不征?
股市回暖等于经济回暖么?
谁是“国进民退”的罪魁祸首?
如何降低失业率提高经济效率?
经济复苏,信心真的是黄金吗?……
【作者简介】
朱敏,北京大学金融硕士、清华经管传媒EMBA。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智囊)旗下杂志《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目录】
上篇: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
1.危机:内忧外患制造“完美风暴”
中国经济的“依赖症”魏杰
全世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都出现了问题。1987年是日本,1997年是东南亚,现在轮到中国了!
中国经济有“内伤”魏加宁
2007年,企业家稀里糊涂就赚了钱;2008年,辛辛苦苦也没赚到钱。这是为什么?
“中美共同体”只是“看上去很美”夏斌
华尔街喝醉了,酒是谁送的?相当部分是中国送的。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去美元化”已动摇美国霸权。
2.“4万亿”救市:要数量,更要质量
怎样拯救中国经济魏杰
减税救企业,企业保就业,就业拉消费。
“4万亿”的重点有偏差茅于轼
奥巴马一当选就宣布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没说GDP要增长多少。中国的“救市”导向需反思。
“4万亿”投资不要火上浇油张卓元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用进一步的产能过剩来治理产能过剩,地方投资失控很可怕。
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国计民生上江平
“路灯是最好的警察”,4万亿投资只有在透明的情况才能减少腐败和失误的发生。
3.经济复苏:别好了伤疤忘了痛
正视经济复苏中的数据争议陈志武
信心就是黄金,前提是这个信心是真实的信心。公众因虚假经济统计数据而盲目投资和消费,这是非常可怕的。经济开始复苏,改革的声音有所停滞,这是非常遗憾的。
金融危机提升中国地位斯蒂格利茨
中国居民的储蓄只是稍高而并不是特别高,而反常的是企业部门收入过高,它们的利润过高,而且企业的储蓄率过高,导致工资水平过低。
下篇:危机之后,未来30年中国经济缺什么
4.经济走向:痛并快乐着
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主要是反滞胀刘伟
短期内的主要威胁不会是通货膨胀,而是经济衰退。现在为了缓解失业率,所出的代价就是未来的通胀压力。
中国经济基本面依旧是好的魏杰
未来类“迪拜事件”还会发生,但我认为中国经济是“谨慎乐观”的。
中国经济休整过后有晴空张卓元
未来中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能有些难度,攻坚战最好不要打。
打造金融安全网与社会安全网魏加宁
搞项目多少资金都舍得,但建安全网这种看不见的工程就不舍得投钱了,因为不体现政绩。
美国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真正走出危机斯蒂格利茨
凯恩斯的那一套已经过时,全球需要发生改变。至于美国可能从一个泡沫走向另一个泡沫。
5.金融创新:别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金融阴谋论在中国为何流行陈志武
《货币战争》的逻辑有许多隐形的假设,最后一概没有解析清楚。而国际金融体制对中国金融的监管和创新,就是一枚硬币的不同两面。
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国金融业的很大漏洞魏加宁
危机一来地方政府先救企业,这是不对的。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要加固金融安全网。
没有法律保护的地方融资是危险的江平
一时间地方债、民间金融迅速放开,但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购买的人对风险不可预见。
现代金融体系既高效配置资源又可分散风险吴晓求
中国必须实行强国金融战略,要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中国货币的国际化,以降低被美国金融绑架的机率。
6.货币与财政:让人民币为人民服务
要全球化,但不要全盘西化刘伟
把人民币封闭起来并不能屏蔽掉金融风险。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是不够松,而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问题,就像心脏需要供血,但是血管这儿被堵塞。
我有四项理由主张地方发债魏加宁
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下,减税是一个首选的政策,它比增加支出更有意义和效率。
扩大居民消费要靠财政出钱张卓元
扩大内需是必然选择,但我认为现在一个劲地投资也有问题。
7.房地产:中国人的幸福经济学
房产“物业税”征还是不征白重恩
物业税所引起的一次性房价降低,有利于中低收入消费者购房。
中国房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夏斌
中国要吸取世界各国发展房地产市场中的经验与教训。凡是将房市作为消费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小;凡是将房市作为投资市场的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就比较大。
8.以人为本:下一个三十年的重心是“富民”
中国经济效率堪忧刘伟
如果这一轮政策下去带来的增长不大,失业率不低,通胀一来就不敢大手笔地治理,因为失来的压力太大了。
内需乏力乃社保费率不当之过白重恩
社保缴费比例不甚合理,它可能不仅没有增加储蓄,反而有可能减少了储蓄。储蓄减少,老百姓更不敢消费了。
城镇化是中国农民的唯一出路艾丰
中国的问题是国内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民的购买力太低了。
中国经济增长要真正实现“全民所有.l制”陈志武
为了长久持续的增长,必须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一是民主宪政方面的改革,第二就是把剩下的国有资产包括国有企业股权注入到32个国民权益基金。
国家要同时启动三种消费魏杰
国家富有了,接下来关键是老百姓富有的问题。老百姓不富有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内需,没有内需就依赖出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缓解就业压力,仍须大力发展密集型服务业黄桂田
制造业里资本、技术的要素比例在上升,这说明制造业在升级。要解决就业问题接下来要靠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
9.经济模式:是时候换血重生了
中国改革需要1998年那样的大手笔魏加宁
我们一度引以为傲的“中国优势”,或者叫“中国竞争力”,首先靠的就是大量的隐性优惠政策。靠政府的要素补贴,补贴到出口环节,实际补贴给了外国的消费者。
中国分配改革大多不是立法的问题是执法的问题江平
《社会保障法》以前也曾多次讨论如何完善,最后都搁浅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必须要有金钱做保障,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无法保障全体民众的利益。
产能过剩只能中国消费者来消化夏斌
小布什把美国危机比喻为“华尔街喝醉了”,现在美国不喝了,必须中国自己喝,这没招。
先有教育升级后有产业升级陈志武
企图获得一种基于迷信的“红利”,一些人总要为自己的愚昧买单。这说明中国还不是以“赛先生”占主导的社会。
10.“国进民退”:是百年大计还是解燃眉之急
国企的竞争力来自于不交租金盛洪
国进民退是一个宪政问题,而不是一般的经济问题,是基本原则产生的错误。
政府要给老百姓“减负”陈志武
只要政府税收增长的速度继续失控地增长,然后国家掌握社会的财富继续扩张的话,中国的民间消费就不可能有太多的增长机会,“国富民强”就不可避免。
要以民间投资部分替换国企投资,这是共富之道夏斌
应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的分红范围,有计划地减少国有企业的政府持股比例,以增加国家财力来大力扶持居民消费。
11.反垄断:中国财富大洗牌
垄断=劫富济贫白重恩
垄断企业产生出来的产品最终是老百姓在消费,只要是垄断产品,价格就会高昂,这就是“劫贫”;赚了钱之后不给国家不给百姓,自己消耗了,这就是“济富”。
中国经济是依赖于某些精英们的聪明,而不是市场的选择魏杰
现在我们行业垄断太厉害,反垄断是大问题。我认为不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可以放开让民营企业参与经营,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可以搞股份制企业,让国家相对控股。
反垄断要靠中央自上而下强有力地推行张卓元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打破垄断就像“玻璃门”,看上去是通的,实际上是进不去的。
垄断利益集团往往打着国家战略的旗号盛洪
垄断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成为一种政治问题,甚至是宪政问题。因为它持续时间长,已经演化成一系列的问题,表现为一种系统性错误。
12.中国市场:学习西方,反思西方
西方化的私有制也不是万能的刘伟
在中国搞纯粹的市场化未必就能构筑起健康的市场,所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应该走纯粹的私有化道路。但是,不能由此否定市场化的方向。
是“驾驭市场”还是“干预市场”茅于轼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市场经济也有很多问题。中国更多的是“市场不够”的问题,欧美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中国之所以市场不够,是因为市场配置的资源太少或者政府配置的资源太多。
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之间走钢丝江平
拯救经济只有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两种选择,需要加强宏观调控的成分多,合理使用公权就显得重要;过段时间不需要那么多调控了,需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成分就多,强调保护私权就显得重要了。
13.中国企业:从土八路到正规军
企业如何降低由“社保”带来的运营成本白重恩
社保必须是福利政策,不能完全取消;国企分红补贴才能留给消费者更多的劳动收入,其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才会随之增加。
扶持两大产业,实现技术创新魏杰
从十个产业里面看,首先是要振兴装备制造。装备制造就是各种设备和工作母机,我们现在产品制造很发达,但装备制造很落后。
中国企业面临五大商机夏斌
今后的10年、20年,“金砖四国”、亚洲经济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重心在向东移。中国企业要当好中国大消费市场的“好猎手”。
危机之下“品牌”出路何方艾丰
品牌OEM将来有一天要吃大亏的;有些城市龙头企业就代表了地区形象;没有品牌企业再大也是趴着的;中国企业家要学会更多地利用软资源发财。
14.改革创新:改革是持久战,现在还不到睡大觉的时候
市场的力量给每个公民创造了机会茅于轼
中国政府对改革开放的功劳很大,几十年来,中国的人权一直不断在进步,老百姓对政府的监督在加强。
中国经济改革的瓶颈是什么张卓元
资源能源的价格改革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否则只能是表面上的优化,实际上却在断送子孙后代的活路。
中国如何打造创新型国家张文魁
中国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打上了很强的计划经济烙印,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不是很符合。中国改革最慢的部门是什么?科教文卫,首当期冲的就是科研。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