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知识基础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新知识基础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1.03 4.4折 2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寿仁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寿仁 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7458517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3页
  • 字数 260千字
  • 丛书 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丛书
【内容简介】
  不只是取得重大突破才是创新,围绕客户需求进行改进的“微创新”也是创新。

  不只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才能够从事创新活动,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能够而且应该从事创新活动。

  《创新知识基础》从满足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等需求出发,从创新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政策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创新基础知识和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作者简介】
  吴寿仁,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出版《创业路径》、《企业孵化原理》、《企业技术创新手册——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换的188个问题解读》等7部专著,主编或参与编写《企业科技创新管理》、《走向自主创新——中国现代创新的路径》等多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创新概论

一、创新概述

(一)创新无处不在

(二)技术创新概念的演变

(三)创新的特征

(四)创新过程

(五)创新分类

二、创新成功的因素

(一)创新项目成功案例解析

(二)硅谷创新环境解析

(三)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

(四)创新需要条件保障

三、激发创新动力

(一)创新动力的内涵

(二)创新的外部动力要素

(三)创新的内部动力要素

(四)激发个人创新动力的途径

(五)企业激发创新动力的措施

四、增强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二)创新能力的要素

(三)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四)提高群体创新能力的途径

【小结】

【延伸阅读】

【思考题】

第二章 创新思维

一、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二)什么是创新思维

(三)创新思维是成功的基础

二、创新思维障碍

(一)偏见思维

(二)定势思维

三、创新思维方法

(一)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二)逆向思维

(三)颠倒思维

(四)侧向思维

(五)组合思维

(六)联想思维

四、开发创新思维

(一)激发创造力

(二)开发创新思维的途径

【小结】

【延伸阅读】

【思考题】

第三章 创新方法

一、概述

(一)案例解析

(二)创新方法的概念

(三)常用的创新方法

(四)运用创新方法发展核心技术

二、创新需求矩阵法

(一)创新典型解析

(二)创新洞见解析

(三)创新因子

(四)创新需求矩阵的建构

(五)创新主题

三、TRIZ方法

(一)概述

(二)TRIZ理论体系

(三)技术系统的8大进化模式

(四)39项工程参数与矛盾矩阵

(五)解决技术矛盾的40条发明原则

(六)解决物理矛盾的4项分离原则

(七)最终理想解

(八)物—场分析与标准解

(九)ARIZ——创新问题解决算法

【小结】

【延伸阅读】

【思考题】

第四章 创新管理

一、概述

(一)创新管理概念

(二)创新管理内容

(三)创新管理目的

二、创意孵化

(一)案例解析

(二)创意概念

(三)创新孵化器

(四)主动式创新

(五)创意孵化流程

三、全面创新管理

(一)案例解析

(二)全面创新管理内涵

(三)全要素创新

(四)全员创新

(五)全时空创新

(六)全价值链创新

四、知识管理

(一)案例解析

(二)知识的概念

(三)知识管理的概念

(四)知识管理的主要方法

(五)知识管理的实施

【小结】

【延伸阅读】

【思考题】

第五章 创新模式

一、基于知识的创新模式

(一)知识的分类

(二)产业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三)基于知识的产业创新模式

(四)基于知识的区域创新模式

1.硅谷的创新模式

2.米兰的创新模式

3.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创新模式

4.第三意大利的创新模式

(五)企业知识创新模式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

(一)案例解析

(二)产学研合作的动因

(三)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五)产学研合作机制

(六)产学研合作过程

三、创新外包

(一)概述

(二)创新外包的缘由

(三)创新外包的优势

(四)创新外包的风险分析

(五)创新外包的分类

(六)创新外包的过程与管理

【小结】

【延伸阅读】

【思考题】

第六章 创新政策

一、创新政策概述

(一)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创新政策的设计原则

(三)创新政策支持的重点

二、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一)创新政策分类

(二)科技创新政策概览

三、科技创新政策功能

(一)科技创新政策促进创新的功能

(二)科技创新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功能

四、科技创新政策运用

(一)政策可以解决创新发展问题

(二)学习政策应当结合企业实际

(三)申报政策要注重细节

(四)重点落实普惠性政策

(五)综合运用科技创新政策

【小结】

【延伸阅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