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第3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管理学(第3版)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8 7.2折 2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焦强、罗哲 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3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焦强、罗哲 编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3
  • ISBN 9787561479315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文化的日益多元化,面对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管理者,全面提高整个社会各种组织,特别是各种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组织活动中,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管理,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学(第3版)》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是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管理科学的入门钥匙。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管理和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的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性质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
一、决策
二、组织
三、领导
四、控制
五、创新
第三节管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什么是管理学
二、学习管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发展背景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
三、管理理论萌芽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第三节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及霍桑实验
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第四节管理理论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四、决策理论学派
五、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六、经验管理学派
七、权变理论学派
八、管理文化学派
第五节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
二、托马斯彼得斯的人本管理思想
三、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
第六节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管理原理概述
一、管理原理的概念和特征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二节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二、系统原理的要点
第三节人本原理
一、人本原理的含义
二、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
第四节责任原理
一、责任原理的概念
二、责任原理的应用
第五节能级原理
一、能级原理的概念
二、能级原理的运用
第六节效益原理
一、效果、效率、效益
二、效益的评价
三、效益原理的应用

第四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管理方法概述
一、管理方法的概念和分类
二、管理方法的作用
第二节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概念和实质
二、法律方法的特点
三、法律方法的作用
四、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三节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概念和实质
二、行政方法的特征
三、行政方法的作用
四、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四节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和实质
二、经济方法的特征
三、经济方法的作用
四、经济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五节教育方法
一、教育方法的实质和内容
二、教育方法的特点
三、教育方法的作用
四、教育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五章决策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概念
二、决策的特征
三、决策的类型
四、决策的程序
第二节决策理论简介
一、古典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三、现代决策理论
第三节决策的方法
一、头脑风暴法
二、德尔菲法
三、名义小组技术
第四节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一、计划工作的性质
二、计划的类型
三、计划的制定步骤

第六章组织
第一节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一、组织的概念
二、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三、纵向设计——管理宽度的确定与管理层次的划分
四、横向设计——部门的划分
第三节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直线型组织结构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
三、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四、矩阵型组织结构
五、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第四节组织的职权配置
一、职权的类型
二、集权与分析
三、授权
第五节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本质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
第六节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种类
二、组织变革的原因
三、组织变革中的变量
四、组织变革的实施

第七章领导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的概念
二、领导的实质
三、领导的作用
第二节领导的原则
一、指明目标原则
二、协调目标原则
三、命令一致原则
四、直接管理原则
五、沟通联络原则
六、激励原则
第三节领导的有关理论
一、关于人性的理论
二、关于领导素质的理论——领导特性理论
三、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
四、关于领导权变理论
第四节激励
一、激励的含义
二、激励的原则
三、激励的有关理论
四、激励的方法
第五节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种类
三、沟通的作用
四、沟通的原则
五、沟通的方法
六、沟通的渠道
七、沟通联络的障碍与控制

第八章控制
第一节控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控制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控制的基本特征
三、控制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控制的种类
一、预防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
二、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三、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
四、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
五、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第三节控制的原则和步骤
一、控制的原则
二、控制的步骤
第四节预算控制
一、预算的含义
二、预算的种类
三、预算控制的不足之处
四、预算的方法
第五节传统的非预算控制
一、现场观察
二、报告
三、比率分析
四、比率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六节管理信息和有效控制

第九章创新
第一节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一、创新的概念
二、创新的特征
三、维持与创新的关系
第二节创新的种类
一、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二、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
三、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
四、自发创新与有组织的创新
第三节创新的原则与步骤
一、创新的原则
二、创新的步骤
第四节创新的基本内容
一、目标创新
二、技术创新
三、制度创新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五、环境创新
第五节创新活动的组织
一、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二、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三、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四、正确地对待失败
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