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辩论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辩论学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9.17 7.5折 52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安白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4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安白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9761905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2页
  • 字数 31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排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由辩论理论与辩论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方面,注重对辩论的语言、逻辑、心理、价值等进行讲述,让读者了解辩论的“前世今生”。实践方面,按照辩论赛的制式和程序详细阐述查阅资料、分析辩题、撰写文本、设计问题、定制语言等技术性问题,通过对辩论赛每个环节的模拟,感受辩论,训练读者的论辩能力。其中,书中所选用的案例绝大多数为西南政法大学校辩论队的比赛文本。

  该书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教校辩论队,积累了诸多辩论实战的心得体会。该书作为辩论教学经验的总结之作,有着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高等院校法学院系的课堂教学,也可成为实务工作者的有效参考。
【作者简介】
  王安白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曾被全校学生票选为“我喜爱的十佳老师”,被学校评为“教学名师”。其主讲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学校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学校曾以作者名字将辩论课命名为《安白辩论》。

  长期担任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评委,担任学校辩论主教练长达1/4世纪,获得的全国冠军的主要有:

  2002年第8届上海“日立杯”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

  2010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全国总冠军;

  2018年第3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辩论赛冠军;

  2019年第9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辩论研究成果主要有:

  专著《辩论竞技》,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参与编撰《论辩西政》,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目录】
绪言

上编 辩论理论

章 辩论概述

 节 辩论的历史

  一、中国辩论的历史

  二、欧洲辩论的历史

 第二节 辩论的定义

  一、辩论在古代汉语中的定义

  二、辩论在现代汉语中的定义

 第三节 辩论的类型

  一、学术辩论

  二、课堂辩论

  三、法庭辩论

  四、议会辩论

  五、竞选辩论

  六、竞技辩论

  七、网络辩论

 第四节 辩论的价值

  一、辩论的目的

  二、辩论的作用

第二章 辩论学

 节 辩论学与相关学科

  一、辩论学与哲学

  二、辩论学与博弈论

 第二节 辩论学研究的内容

  一、辩论的主体

  二、辩论的赛制

  三、辩论的要素

 第三节 辩论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第三章 辩论逻辑

 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主要表现

  二、违反同一律主要表现

 第二节 矛盾律

  一、概念不能自相矛盾

  二、判断不能自相矛盾

  三、悖论:一种特殊的自相矛盾

  四、哲学的矛盾与逻辑的矛盾

 第三节 排中律

  一、违反排中律:模棱两可

  二、排中律与矛盾律

 第四节 充足理由律

  一、必须有理由

  二、理由必须真实

  三、理由必然推出论题

 第五节 非形式逻辑

  一、与形式逻辑的区别

  二、图尔敏论证模型

第四章 辩论语言

 节 辩论语言的特点

  一、语言的博弈性

  二、语言的简洁性

  三、语言的通俗化

 第二节 辩论语言的技术

  一、辩论语言的语气

  二、辩论语言的语调

  三、辩论语言的语速

 第三节 辩论语言的艺术

  一、辩论语言的形象化

  二、辩论语言的趣味性

  三、辩论语言的情感性

第五章 辩论心理

 节 辩论的心理定势

  一、辩论的认知定势

  二、辩论的情感定势

 第二节 辩论的心理效应

  一、辩论的首因效应

  二、辩论的近因效应

 第三节 辩论的心理调整

  一、赛前心理调整

  二、赛中心理调整

  三、赛后心理调整

下编 辩论实践

第六章 辩题审读

 节 辩题背景

  一、辩题背景分类

  二、辩题背景资料的判别

 第二节 辩题类型

  一、矛盾型辩题

  二、对立型辩题

  三、比较型辩题

  四、“交叉”型辩题

  五、预测型辩题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概念的划分与界定

  二、概念界定的基本方法

  三、寻找关键概念

第七章 立论路径

 节 从辩题确立立论路径

  一、从辩题背景确立立论路径

  二、从辩题类型确立立论路径

  三、从辩题概念间关系确立立论路径

  四、从预测对方审题确立立论路径

 第二节 从辩题学理确立立论路径

  一、问题类辩题的立论路径

  二、哲理类辩题的立论路径

 第三节 立论的要求

  一、立论的逻辑要求

  二、立论的结构要求

  三、立论的文本要求

第八章 质疑与答疑

 节 质疑

  一、对概念质疑

  二、对学理质疑

  三、对事例质疑

  四、对逻辑质疑

 第二节 答疑

  一、赛前准备

  二、答疑方式

 第三节 质疑与答疑的一般技术

  一、悖论

  二、两难困境

  三、归谬

第九章 自由辩论

 节 自由辩论的准备

  一、与前面环节衔接

  二、提问模块设计

  三、答问设计

 第二节 自由辩论的运作

  一、质疑与反驳

  二、常见的谬误

第十章 总结陈词

 节 总结陈词对接

  一、总结陈词与立论对接

  二、总结陈词与质疑环节对接

  三、总结陈词与自由辩论对接

 第二节 总结陈词文本

  一、指出双方分歧

  二、阐述本方立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