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三十年(1978-2008)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改革三十年(1978-2008)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6.4 3.4折 48.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宗瑜、张晓杰 著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文宗瑜、张晓杰 著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9049665
  • 定价 48.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5页
  • 字数 5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三十年(1978-2008)》全面回顾历史,探索展望未来。把中国改革分为两个“25年”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和研究,对改革进行了新的阶段划分并对不同阶段特征做了梳理,对改革既展示成就和意义,又分析问题并探讨解决办法,对今后的改革开放和世界强国之路既有展望,又有思路。
【作者简介】
文宗瑜(Dr.ZongyuWEN)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博士毕业后,长期在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财政部工作,现在财政部科研所任职;兼任全国十省市经济顾问,四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集团公司的财务顾问。
主要从事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具体应用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应用经济学体系建立有很大影响作用,被推崇为中国应用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在国内经济学界与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已经出版《证券场外交易的理论与实务》、《产权证券化与创业板(二板)融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十几部著作;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600余篇。主持并参加多项国家级、国际合作课题,许多科研成果获全国性奖励;先后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法律、法规、条例的起草工作,其所撰写的大量内部研究报告,对一些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晓杰(ZhangXiaojie),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师从文宗瑜研究员攻读硕土学位及博士学位,主攻财务与会计、资本市场及融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企业改革。先后参与编写、合作翻译5本专业书籍.发表专业文章30余篇,为企业总会计师培训班讲授《战略管理与资本运营》课程、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学硕士(MPAcc)班讲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并参与系列专业课题及管理咨询活动。
【目录】
自序中国改革的两个“25年”
第一篇改革的启动(1978~1986年)
第一章从抓整顿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革命时期所确立的对待农民的政治策略
新民主主义革命给予农民土地的承诺及兑现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收回农民土地所有权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收回农民土地使用权
农民迫于吃饭生存需求而自发进行的改革
把土地使用权还给农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农村及土地制度改革的正式认可及肯定

第二章反思并否定“两个凡是”的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两个凡是”的反思及其批判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关于“资本剥削人”的政治经济学反思
西方经济学进入大学课堂
“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及实践的终结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思想解放运动对全党全民智慧的解放

第三章姓“社”姓“资”交锋的经济特区试验
国务院体改办升格为国家体改委
经济特区试验的四大窗口功能
把时间与效率摆到重要位置的深圳特区
经济特区性质的争论及“蛇口风波”
经济特区效应的地缘扩散及放大

第四章城市改革探索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国企放权让利的后续乏力及严重亏损
财政收入22个月连续下滑后的国企改革思路调整
包盈不包亏的承包制开始引入国有企业
国企承包的短期利益行为及所有者缺位
承认市场调节作用的价格集中改革
发展商品经济的要素市场培育
商品经济第一次写入党的决议

第五章为地方政府引入市场激励的财政包干
扩大地方财权的财政“分灶吃饭”
巨额财政赤字压力下的向地方借款
以财政分权弱化市场化改革的阻力
地方财政包干所催生的私营企业与乡镇企业萌芽
地方财权撬动的价格与工资轮番上涨
地方政府以制度安排打破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权博弈乏力

第六章述评: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第二篇改革的模式选择(1986~1992年)
第七章从价格闯关改革到实行价格“双轨制”
抢购风潮与挤兑银行储蓄存款风潮
全社会动员的“价格闯关”遇阻
“价格闯关”困境中的“双轨制”创意
价格双轨制改革的资源配置调节效应
“双轨制”下的官倒渔利与私人资本积累
逐渐取消各种补贴的价格改革自动成功
两次通货膨胀及政府干预市场的演练

第八章司资产管理职责的国资局设立及拨改贷
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转变所加大的国企亏损
国资流失现象的人为夸大及全民忧虑
为国资保值增值而生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管资产与管企业的矛盾及部委分权之战
10年之命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正式谢幕
拨改贷的政资分离及银行商业化改革

第九章为定向募集公司上市搭台的证券交易所设立
国企为资金所困的定向募集融资
国企“翻牌”改制为定向募集股份公司
沪深证券交易所设立及财富放大效应
国有法人股与社会公众股的股权分置
定向募集股份的黑市交易及多个“小证券市场”
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国企扭亏功能及规则
国有股协议转让的买壳上市及股价操纵

第十章非有意设计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资本雇佣打开了农民大规模移民的大门
国企合资打开了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通道
兼职或“走穴”所形成的劳动定价机制
圈起围墙而复制市场机制的经济开发区
海外资本进入中国的加速及博弈格局
“三来一补”所催生的“世界工厂”雏形
通过文件总结而提出市场经济的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正式写入决议

第十一章述评:不争论的政治智慧

第三篇改革的全力推进(1992~2003年)
第十二章从激励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全面掌控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全力推进的制度转换成本上升
行政条块分割调整的权力层级上移
金融机构人事权及运营权向总部的集中
商业流通及对外贸易决策权的中央主导
中央政府对证券市场主导权的完全掌控
国家经贸委特殊地位的进一步强化
中央财政埋单的政策性破产

第十三章“分税制”改革打开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总突破口
中央政府全面掌控改革的财力不足
从税利分流徘徊不前到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所要求的分机构及分权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配关系的调整
转移支付制度对中央政府权威的强化
分税制所推动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及突破
中央政府主导改革后的地方政府收费项目倍增

第十四章从金融整顿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
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放贷急刹车
中央政府掌控商业银行的经营主导权
支持国有企业脱困的银行债权转股权操作
减轻国企负担与刺激经济增长的连续减息
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减负的金融不良资产剥离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及资产处置

第十五章不触动产权制度的国有企业管理改革
国有企业背负着社会历史包袱走向市场
大集团战略导向下的国有企业行政合并
部分国有企业移交给地方政府的卸载改革
国有企业自创而普遍实施的员工内部退养
……
第十六章零资产出售与脱壳改制所孕育的民营大集团
第十七章农村改革效用递减及日趋严重的“三农”问题
第十八章财政政策与行政措施并举的经济增长拉动
第十九章在妥协与曲折中加入WTO
第二十章述评:十字路口的选择

第四篇改革的全面转型(2003~2008)
第二十一章渐进式改革路径的战略性终结
第二十二章公共政策导向下的公共财政框架及体制
第二十三章证券市场国际化与资产资本化进程的加速
第二十四章让农民分享改革收益的新农村建设政策
第二十五章产业轻型化与重质化的升级目标
第二十六章中国海权战略实施下的世界强国之梦
第二十七章两个高速增长及“两大”的经济成果
第二十八章述评:内生的公平价值理念

第五篇改革的继续与攻坚(2008年以后)
第二十九章社会体制改革的突破及全面提速
第三十章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及稳步推进
第三十一章国家价值体系构建及核心价值理念培育
第三十二章述评:奠定世界强国的三大基石
附录中国改革30年重大事件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