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61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松睿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松睿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3704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2页
  • 字数 271千字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开始不约而同地倡导在小说中加强对地方性特征的描绘与表现。以地域风光、地方风俗以及方言土语等形式出现的地方性特征在小说中大量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基本面貌。本书试图以这一文学史现象为研究对象,展示地方性特征对于40年代中国小说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松睿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至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影视与文化研究。曾经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读书》、《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各类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

序言/吴晓东
导论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论述结构
第一章地方性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
第一节地方性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地方性与民族主义文艺
第三节地方性与京派文学
第二章20世纪40年代关于地方性问题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地方、民族与世界
第二节地方性与知识分子改造
第三节地方性与真实的生活表现
第三章地方书写与国族叙述:以老舍的小说创作为中心
第一节“失而复得”的地方性特征
第二节个人与国家
第三节抽象意义的寻求
第四节地方性:中华民族的表征
第四章地方性与解放区文学
第一节赵树理、地方性与认知“装置”
第二节文学语言与地方性的呈现
第三节人物形象与地方性的显隐
第五章梁山丁:多重关系中的地方风物
第一节命运多舛的小说
第二节乡土的爱恋与迷惘的情绪
第三节二元结构中的“土地”
第六章师陀:地方作为心灵的投影
第一节“故乡—异乡”双线叙述
第二节“时间”“命运”与“衰败”
第三节迷失在荒凉的旷野
结语
附录政治意识与小说形式
——论卞之琳的《山山水水》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