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断裂与贫困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断裂与贫困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47.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兆萍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兆萍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60282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5页
  • 字数 250千字
  • 丛书 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贫困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及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它不仅是人口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
现代经济学认为,制度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文化、制度和经济在文明社会中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体,“文化是制度之母”,同一制度对不同文化的主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绩效,因之产生不同的结果(贫困和富裕)。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对贫困成因,个人、社会、自然因素各有侧重。本研究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解释贫困,以推进对转型期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文化和贫困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穷人拥有相同的文化,社会结构和整体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及生存状态。文化不是传承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而贫困文化作为当前转型期中国断裂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特征是土地至上,其文化结构可以精解为“面子要紧-土地至上-不流动”。即贫困文化与“改善自我-财富最大化-流动”的社会主流文化之间是断裂关系,随着社会分化的日益加剧,其断裂程度将会加深。制度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映,它不仅具有经济增长、政治管理和道德教化功能,还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但由于在制度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公平,制度往往成为主流文化的另一种垄断,并可以从中获取垄断收益。正是由于文化断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贫困人口处于制度的边缘,并产生制度边缘性的负效应——制度排斥和制度失意,最终使穷人难以获得资源和机会而陷入贫困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做出支助性的制度安排来改善穷人的组织和受教育现状,提高他们的市场和政治谈判能力,诱使贫困文化的变迁,以从根本上改变穷人的处境。因为,只有自我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发展,只有自我持续脱贫才是真正成功的脱贫。
因此,贫困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而且也是一种选择(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断裂下的制度边缘性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体和社会双重因素引发了贫困,这比贫困文化和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相对贫困存在的必然性和绝对贫困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王兆萍,1972年3月生,河南省确山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2002年至2005年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贫困、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一项,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社会科学》等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有三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章》、人大复印资料摘要或全文转载。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贫困文化内涵
第一节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一关于文化的诸种界说
二文化的概念
三文化的层次结构
四文化结构系统的自组织
第二节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不流动
一穷人的生活方式
二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不流动
三不流动的后果
第三节穷人的核心价值观:土地至上
一对贫困文化的质疑
二贫困地区的典型:走近贫困
三贫困人口的核心价值观
四“面子要紧”是贫困文化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贫困文化与穷人的行为逻辑
一穷人的理性:“生存第一”是其行为的主导动机
二穷人的经营之道
第五节贫困文化的性质和功能
一贫困文化的性质
二贫困文化的功能
三贫困文化能够加剧贫困主体的文化贫困
四小结

第二章贫困文化: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一种边缘文化
第一节文化的正态分布与边缘文化
一文化的正态分布
二对边缘文化的再思考
第二节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
一工业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革命性引力
二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问题和困境的解决方式及态度
第三节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结构
一流动性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状态的本质特征
二财富最大化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改善自我是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贫困文化是中国转型期现代社会的边缘文化
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界定
二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贫困文化是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一种边缘文化

第三章制度:主流文化的另一种垄断
第一节制度是主流文化的反映
一制度的文化宣示功能
二制度的文化整合功能
三制度的文化灌输功能
第二节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一追求公平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因
二政府是制度供给的主体
三制度经济绩效具有选择性
第三节垄断收益--制度程序不公中的红利
一制度中的程序公平问题
二制度程序不公中的垄断收益

第四章贫困--文化断裂背景下制度的边缘性后果
第一节文化断裂与穷人的文化境遇
一关于文化断裂的理解
二贫困文化的断裂性
第二节文化断裂与制度的边缘性
一制度的边缘性
二文化断裂下制度的边缘性效应
第三节制度的边缘性之社会排斥--以户籍制度为例
一户籍制度的地域特权功能
二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职业转移的困难和障碍
三户籍制度下的教育不公平
四户籍制度下就业身份的终身化和世袭化
第四节制度的边缘性之制度失意--“崖口现象”的文化解释
一保卫土地是崖口村庄文化的核心价值
二回避风险是崖口人的经营理念
三崖口独特的市场化发展模式是制度失意的产物
第五节文化断裂下贫困的发生机理
一人力资本是目前中国农村贫困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二劳动力迁移和流动能够迅速提高穷人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率
三户籍制度:穷人的“枷锁”
四制度失意:穷人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瓶颈”
五文化断裂与贫困
六余论

第五章社会支助与反贫困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社会支助的正当性
一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使穷人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二国家对穷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缺乏权利救济
第二节投资于穷人的社会团结和组织能力
一同非政府机构合作以提高穷人的社会团结能力
二在社区发展中培养穷人的社会组织能力
三广泛建立横向联系以拓展穷人的组织网络
第三节投资于穷人的教育事业
一让穷人容易获得教育
二重视和加强穷人的扫盲教育
三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
四对当前教育扶贫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