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6.36 5.8折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佐军 著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8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佐军 著
  •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3554780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前三章从碳交易的国内外背景和意义、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问题、碳交易市场机制的理论依据等方面做了铺垫性分析;接着的六章详细剖析了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六大内容:碳排放权形成机制、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碳交易登记核查机制、碳交易市场监管机制;最后三章提出了建立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建立和完善碳交易管理体制、制定促进碳市场机制形成的激励政策。同时,附件中还对中国目前相对成熟的自愿碳交易市场及其升级方向、运用市场手段推进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等进行了研究。
【目录】
第一章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
一建立碳交易市场是应对国际压力的必然选择
二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碳减排势在必行
三建立中国碳交易市场已提上议事日程

第二章中国碳交易市场及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四建立碳交易市场已具备一定基础

第三章碳交易市场机制及其依据和前提
一碳交易和碳交易市场的含义
二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内容
三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的主要理论依据
四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前提条件

第四章中国碳排放权形成机制
一中国碳排放总量设置的几种方案
二中国碳排放总量设置几种方案的比较
三当前的优选方案建议

第五章中国碳排放权分配机制
一碳排放权的分配原则
二碳排放权分配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三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方法
四碳排放权分配的路线

第六章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一京都三机制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设计中的应用
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三种演变方式

第七章中国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一价格形成机制是碳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方式
三政府、市场及中介组织在我国碳市场价格形成中的关系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碳排放权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发挥政府在碳排放权价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六分阶段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第八章中国碳交易登记核查机制
一登记核查机制是保障碳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
二碳交易登记核查机制的主要内容
三逐步建立中国碳交易登记核查机制

第九章中国碳交易市场监管机制
一碳交易市场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二借鉴欧美碳交易市场监管的经验
三构建科学的碳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四明确碳交易市场的监管对象和内容
五不断完善碳交易市场的监管手段

第十章建立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推进步骤

第十一章建立和完善碳交易管理体制
一目前我国碳交易管理体制建设取得的进展
二我国碳交易管理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碳交易管理体制的建议

第十二章制定促进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形成的激励政策
一制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的政策
二制定促进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相关政策

附件1中国自愿碳交易市场(ⅦR)及其升级研究
一中国自愿碳交易市场升级的方向
二中国自愿碳市场交易机制建设
附件2运用市场手段推进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以我国碳交易市场为例
一行政手段存在众多弊端,市场手段推进节能减排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目前国内外推进节能减排的主要市场手段
三运用市场手段推进节能减排面临的主要难点——以碳交易市场为例
四破解上述难点的思路与对策
附件3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
一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及动因
二现阶段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难点
三现阶段应谨慎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原因分析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