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只发一本

11.22 2.7折 41.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柯小杰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7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柯小杰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8
  • 版次 1
  • ISBN 9787121371585
  • 定价 41.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页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多学科理论交叉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的生存、抢救和保护现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分类,还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范畴、基本特征、形成、价值、整理进行论述和划分。在编写中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生存现状和自身特点,以四川非遗案例来分析探讨,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作者简介】
柯小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秘书长、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协会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专家委,在多所高校担任民俗和非物质文化课程的教师,具有理论和教学经验丰富。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形成1
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
二、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3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1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1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机理分析14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识问题1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生态环境问题21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法制建设问题22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机制构建问题23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问题27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2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接各民族感情的纽带,是维护国家
统一的基石28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29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和
文化资源丰富性30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持文化生态平衡的手段,是维护文化身份和
文化主权的依据30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31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缓解现代危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32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发展32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标志34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3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34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36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38
一、民俗性38
二、传承性38
三、可塑性39
四、历史性40
五、变迁性40
六、民族性40
七、情境性41
第三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41
一、世界遗产标志41
二、中国世界遗产标志42
三、中国文化遗产标志42
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42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44
第一节 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44
一、传统文化47
二、文化空间47
第二节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48
一、民间文学48
二、传统音乐(民间音乐)48
三、传统舞蹈(民间舞蹈)49
四、传统戏剧49
五、曲艺49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50
七、传统美术(民间美术)50
八、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50
九、传统医药51
十、民俗51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52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53
一、证史价值53
二、正史价值54
三、补史价值54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审美)价值55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价值57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价值58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62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65
第一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65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65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69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72
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72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73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7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7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建档80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体系84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85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维护89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93
第一节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现实性96
一、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97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性98
第二节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98
一、保护为主99
二、合理开发99
三、传承发展100
四、永续利用100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101
一、旅游产业及其发展10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104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108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商品110
五、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原则111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文化产业发展113
一、非物质文化产业及其发展114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关系117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门类119
四、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措施119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124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概念12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相关概念124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误区125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特点127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原则129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模式13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沿革13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34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中国范式136
四、具体管理模式138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管理办法介绍14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40
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140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141
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
暂行办法》141
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41
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142
第七章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143
第一节 四川省基本概况143
一、自然地理环境143
二、四川省建制沿革概况143
三、人文底蕴144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45
第二节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146
一、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146
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及问题148
第三节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149
一、开展普查,成功申报150
二、建立名录,形成体系151
三、努力探索,构建机制152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四川省发展的现代意义153
一、促进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153
二、促进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159
三、促进四川省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和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163
附录16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66
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172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175
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
暂行办法》178
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81
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183
参考文献193
后记19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