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作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耕作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只发一本

15.63 5.3折 29.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阜、张海林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6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阜、张海林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9284616
  • 定价 29.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5页
【内容简介】
耕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实践性强、涉及面广,以作物结构与布局优化、种植方式设计和土壤耕作管理等为主体内容。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合理耕作制度构建原理、作物布局与结构优化、多熟种植、轮作与连作、土壤耕作、养地制度及我国耕作制度演变与区划等。本教材从耕作制度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出发,重点围绕用地养地结合、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以及作物生产的高效、优质、高产、生态、安全,阐述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优化、间混套作与复种、轮作与连作、土壤耕作与农田保护问题等原理与技术途径进行阐述和介绍。本教材适合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用书,同时可供农业领域从事科技、教育、管理及推广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耕作学概述
    一、耕作学及其发展
    二、耕作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耕作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
    一、用地与养地结合原理
    二、地域分异与农业区位原理
    三、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并重原理
    四、经济高效原理
  第三节  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
    一、撂荒耕作制
    二、休闲耕作制
    三、连年耕作制
    四、集约耕作制
  思考题
第二章  作物布局
  第一节  作物布局概述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
    二、作物布局的作用
    三、作物布局的原则
    四、作物布局的设计
    五、作物布局研究法
  第二节  作物生态适应性
    一、作物对光照的适应性
    二、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三、作物对水的适应性
    四、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
    五、作物对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第三节  我国作物布局和结构调整
    一、我国主要作物布局
    二、我国种植业结构变化特征
    三、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
  思考题
第三章  多熟种植
  第一节  多熟种植概况
    一、多熟种植的类型和内涵
    二、多熟种植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内外多熟种植的发展
  第二节  复种
    一、复种的类型和作用
    二、复种的基本条件
    三、复种的模式和技术
  第三节  间混套作
    一、间混套作的作用和意义
    二、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
    三、间混套作的关键技术
    四、我国间套作的主要类型和方式
  思考题
第四章  轮作与连作
  第一节  轮作
    一、轮作的作用
    二、轮作在生产中的地位
    三、主要轮作模式
  第二节  连作
    一、连作的概念
    二、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忍耐程度
    三、连作障碍分析
    四、连作弊端的消除途径
    五、连作的应用
  第三节  作物的茬口特性与合理轮作
    一、作物的茬口特性
    二、作物茬口特性的形成和评价
    三、作物类型和合理轮作
    四、合理轮作制度的构建
  思考题
第五章  土壤耕作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目的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
    二、土壤耕作的依据
  第二节  土壤耕作的措施
    一、基本耕作
    二、表土耕作
  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
    一、土壤耕作法
    二、土壤耕作制
  第四节  保护性耕作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二、保护性耕作的历史
    三、保护性耕作的效益原理和主要类型
    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思考题
第六章  农田培肥与保护
  第一节  农田土壤培肥
    一、地力概念
    二、农田地力与土壤有机质
    三、农田培肥途径
    四、确立用养结合的有机质与养分平衡体系
  第二节  农田水分调控
    一、农田水分平衡
    二、农田水分调控措施
    三、节水耕作制度
  第三节  农田保护
    一、防水蚀
    二、防风蚀
    三、防污染
    四、防盐碱
  思考题
第七章  区域耕作制度
  第一节  我国耕作制度区划
    一、耕作制度区划依据
    二、耕作制度区划
    三、耕作制度分区概述
  第二节  典型区域耕作制度
    一、东北地区耕作制度
    二、华北地区耕作制度
    三、西北地区耕作制度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耕作制度
    五、西南地区耕作制度
    六、华南地区耕作制度
  第三节  我国耕作制度发展趋势展望
    一、发展适应规模化和全程机械化的集约高效耕作制度
    二、发展适应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新型耕作制度
    三、发展适应与农业产业融合的多功能耕作制度
    四、探索典型区域轮作休耕耕作制度的构建途径和模式
    五、发展固碳减排和防灾减灾的气候智慧型耕作制度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