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8.77 5.5折 34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亚琳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1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亚琳 著
  •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3653811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6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感知是近年来德国学界的热门研究主题,2007年春,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所一道,联合国内外学者,召开了以“感知”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中关于感知部分的论文基本来自这次国际会议的论文。身体主题于20世纪末在西方学界流行,21世纪初流行到中国,都市研究同样是全球化以来的热题,其实,感知、身体、都市空间,这三个主题是有内在关联的,因此,将三个主题放在一起,也是为了显示这一关联。
【目录】
上编感知
一感知、图像与想象
二感知、碎片与图绘式叙事
——读彼得·魏斯《马车夫身体的影子》

三技术媒介与人类感知
——从恩·台·雅·霍夫曼的作品《机器人》(1814)看媒介对人
类感知的影响

四现代交往与感知模式的转换
——读E·T·A霍夫曼的小说《表哥的角窗》

五感知与审美方式
——论霍夫曼斯塔尔的诗剧《傻子与死亡》

六回乡与空间感知
——解读彼得·汉特克《迟缓的回乡》一文中的空间感知

七视觉感知与主体同一性
——读《死于罗马》

八目光、文字与感知
——论霍夫曼的小说《沙人》

九感知与跨越视觉禁忌
——对霍夫曼《沙人》的文本分析
十“太初有道”和“文为心画”中的感知范式

中编身体
十一压抑与反抗:身体美学及其进展
十二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
十三玛雅人的人体审美观
十四德国历史人类学对“身体”的关注

下编都市空间
十五王府井步行街:中国转型时代的文化图像
十六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的三大主题
十七王府井步行街的几个主题
十八东方广场:王府井步行街个案研究之一
十九新东安市场:王府井步行街个案研究之二
二十小吃街:王府井步行街个案研究之三
二十一作为文化符号的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
二十二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