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3 9.0折 4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明林 著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7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明林 著
  •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510136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 字数 420千字
【内容简介】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在谋篇上匠心独运,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在近四十五万字的著述中,依次对每一位被评点的人物分三部分加以叙述。
第一部分“毛泽东评点原文”,是选自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有关选集、文集、文稿、书信、诗词、文史古籍批注,以及各界人士回忆和研究毛泽东的著作。
第二部分“人物简介”,是编著者对毛泽东评点的人物的介绍。行文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均择取了最能体现人物身份和个性的主要事迹,写得较为平实、准确、精炼。
第三部分“评点解析”,是编著者对毛泽东评点原文的解析。着重说明毛泽东评点人物的背景和用意,交代毛泽东与所评点人物之间的认识、理解或者交往和情谊;还注重探讨毛泽东知人论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如是评论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些探讨性见解,编著者力求接近毛泽东评点的原意,以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和引发更多的思考
【目录】
上卷毛泽东评点古代人物
“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
——毛泽东评点商纣王
纣王的名声历来不好,自古视之为“万恶无道”的人。但毛泽东一反千古定论,肯定其杰出才能和历史功绩,分析了他亡国的原因,见解独到,鞭辟入里。
“孔夫子是革命党,不可一笔抹煞”
——毛泽东评点孔子与孔孟之道
孔孟是千古圣人,历代也有尊孔与反孔之争。毛泽东熟悉孔孟经典,熟悉以孔孟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对孔孟的评论较多,也很不一致,究竟怎样把握毛泽东的立场呢?应该怎样看待孔孟的学说呢咀看曲折详尽的介绍和分析。
“是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
——毛泽东评点商鞅
商鞅是著名改革家,其功昭昭,而个人命运却很悲惨。19岁的毛泽东撰文,赞颂商鞅,进而忧虑民智民德,政治思想,初露端倪。老师给他的作文打了100分。
“百代都行秦政法”
——毛泽东评点秦始皇
秦始皇是大名人,却有大争议。誉之者称他“千古一帝”,毁之者视为“暴君之首”。毛泽东则欣赏秦始皇“厚今薄古”,主张“马克思加秦始皇”,道理何在呢?
“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毛泽东评点刘邦
楚汉相争,刘邦以弱胜强,终得天下。汉胜楚败的原因何在?刘邦的特点是什么?毛泽东多次论述,分析透辟,给人启迪。
“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评点项羽
项羽失败自刎,可还有英雄气概?项羽为何失败?可还有值得学习之处?毛泽东对他一分为二,有名言传世。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运筹帷幄,英明地借鉴了项羽。
一误再误
——毛泽东评点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全国农民大起义的领袖,流芳百世。史学家司马迁为之钦佩,又为之惋惜。2000年之后,毛泽东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仍然重视陈胜、吴广的成败兴亡,无限感慨他们有“二误”,警惕重犯他们的错误。
贾谊是秦汉历史专家
——毛泽东评点贾谊
贾谊,死时不过33岁,是个青年人。毛泽东对他的英年早逝十分惋惜,高度赞扬他,希望身边工作人员向他学习。从毛泽东的赞扬之词,可见他的爱好。
要有“五不怕”精神
——毛泽东评点司马迁
司马迁是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十分崇拜的杰出人物。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学习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也从司马迁本人的遭遇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五不怕”。
“他很能坚持真理”
——毛泽东评点赵充国
毛泽东一生追求真理,一生同谬误作斗争。他切身体会,发现真理不容易,坚持真理也不易。他钦佩历史和现实中那些敢于坚持真理、善于坚持真理的人物。他希望他的老朋友周谷城向赵充国学习。
刘表虚有其表
——毛泽东评点刘表
刘表为汉家宗室之后,仪表堂堂,少即出名,拥有十万之众,称雄一方,但毛泽东却说他是“虚有其表”。毛泽东将他与谁作比较呢?……
“真男子,大手笔”
——毛泽东评点曹操
对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毛泽东从来不人云亦云,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评价错误,哪怕是千年定论,他也勇于为之翻案,曹操即是一例。毛泽东夸他是“真男子,大手笔”,依据在哪里?曹操有何政绩和本事,赢得了毛泽东的钦佩?
勤于调查,多谋善断的榜样
——毛泽东评点郭嘉
毛泽东总是希望各级干部要多谋善断,而要做到这一点颇为不易。然而历史上并不乏多谋善断的先例。毛泽东请出了郭嘉,深情地号召干部向这位青年人学习。
要多读书,提高素质
——毛泽东评点吕蒙7
毛泽东不迷信科班出身,认为实践出真知,可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吕蒙就是自学成才的,成为大将军,很有见地。吕蒙的事迹引发了毛泽东的议论……
“当今惜无孙仲谋”
——毛泽东评点孙权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毛泽东很喜爱辛弃疾的词句,当然也欣赏孙权的能干。但毛泽东并未提及孙权的文韬武略,那毛泽东又赞扬他的什么呢?……
矛盾一生被杀
——毛泽东评点谢灵运
论才学是大诗人,山水诗别具一格,为山水诗派开山之祖;论政治却仕途不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终生矛盾,至48岁被杀。是悲剧人物。毛泽东分析了此人的悲剧病根。
“有刘秀、周瑜之风”
——毛泽东评点韦睿
“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这是毛泽东发出的号召。学韦睿的什么作风?韦睿的高明之处何在?为什么说他有“刘秀、周瑜之风”?毛泽东详加评点,循循善诱。
“专听生奸,独任成乱”
——毛泽东评点梁武帝
讲“时”,讲“运”,似乎成败得失在于“天意”,在于外因,其实不然,毛泽东着重分析了梁武帝的主观错误,为之惋惜……
“为之神往”
——毛泽东评点陈庆之
陈庆之,南朝梁武帝之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为人正直,破关斩将,气吞山河。76岁的毛泽东,重读陈庆之传,回想自己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战争场面,产生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共鸣,能不对陈庆之“为之神往”吗?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评点李世民
唐太宗,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贞观之治”盛世的开创者。“聪明一世”,肯定了其卓越才华;㈠膳懂一时”,批评了其千虑一失。何事“懵懂”呢?
“简直是了不起”
——毛泽东评点武则天
为什么说武则天是治国之才?毛泽东有理有据:“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武则天像野史描写的那样荒淫吗卜“值得商量”。又怎样看待武则天杀人过多呢?
“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毛泽东评点徐有功
徐有功,武则天称帝时的执法大臣。他执法公正,反对重判错判,平反冤狱,敢于犯颜廷争,几起几落,对之坦然。毛泽东赞扬他“不亦伟乎”,表示了对徐有功的推崇。
高才博学,少年英发
——毛泽东评点王勃
王勃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却又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只活了28岁的青年人,成为初唐四杰,留下那么多名篇佳句,这又说明了什么?毛泽东详加圈点,侃侃而谈,发人深省……
“大政治家、唯物论者”
——毛泽东评点姚崇
毛泽东缘何夸奖姚崇是大政治家和唯物论者?在于他提出了“古今少见”的十条政治纲领。这十条是什么样的政治纲领呢?
“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
——毛泽东评点李白
毛泽东喜欢“三李”,李白居其首。喜欢他的哪些方面呢?是否对李白所有的诗都喜欢呢?毛泽东多有评说……
“站在小地主的立场”
——毛泽东评点杜甫
杜甫与李白齐名,同为唐诗两座高峰之一。毛泽东为何不喜欢杜甫,杨李抑杜?杜甫一生穷苦潦倒,毛泽东却说他“站在小地主的立场”,依据何在?
一代古文大家
——毛泽东评点韩愈
学生时代毛泽东本喜欢梁启超的文风,可是,谁逼着他去钻研韩愈的文章呢?这一钻研,却也见了成效。毛泽东对韩愈由衷钦佩,但也指出了他的不足……
“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
——毛泽东评点柳宗元
他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将、杰出诗人,又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他是一座突兀的高峰,他推进了他的时代,又留给后人丰富的遗产……
一代诗鬼,天妒英才
——毛泽东评点李贺
毛泽东很喜欢李贺的诗,并多次引用、点化李贺的诗句,如“一唱雄鸡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十分贴切自然。李贺的生平坎坷,性格也很奇特。
言过其实,无能之辈
——毛泽东评点宋太宗
毛泽东批评宋太宗不知兵,非契丹敌手,表示了对他的轻蔑,由此肯定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这一战略战术的优胜之处。
“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
——毛泽东评点司马光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毛泽东极为喜爱的史学名著,竟然读了17遍!毛泽东同史学家夸奖了这部书的学术成就,也与身边工作人员长谈了司马光写作此书的条件、背景,司马光给人的启示。
脱离社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毛泽东评点王安石
王安石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终于失败,古今多少人士为之扼腕叹惜。失败原因何在呢?青年毛泽东作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屈从于皇帝的政治投机者
——毛泽东评点秦桧
秦桧是个千人唾、万人骂的权奸、刽子手、卖国贼,投降路线的代表。千百年来,已有定论。然而却说“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是毛泽东故作惊人之论么?毛泽东的依据是什么呢?
放牛娃得民心者得天下
——毛泽东评点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成功的农民起义领袖,又是一个有作为的开国皇帝。但怎样看待他的晚年呢?毛泽东对《朱元璋传》的作者吴晗谈了自己的看法。
“讲海瑞,我很后悔”
——毛泽东评点海瑞
海瑞“海青天”,几百年来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传颂。毛泽东诚恳地提倡学习海瑞直言敢谏的精神,结果出了宣传海瑞的文章和戏剧,也出了海瑞式的人物,但却引出了一场风波。这里的曲折变化、初衷与后果,似乎扑朔迷离……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毛泽东评点李自成
毛泽东肯定李白成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推崇李自成的个人品质,极为重视李白成失败的教训。进京前夕,他自信而坚定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毛泽东评点蒲松龄
《聊斋志异》是一部思想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古典小说。毛泽东对其内容十分熟悉,对其名篇常加引用。蒲松龄为何写出这部名著呢?毛泽东找出了他成功的秘诀。
从理想到毁灭
——毛泽东评点曹雪芹
一部长篇小说,毛泽东竟然读了五遍之多。这部小说便是《红楼梦》。毛泽东将它当历史来读,将它的艺术成就视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呢?
“一切善良的人总是容易对敌人抱有幻想”
——毛泽东评点石达开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英勇善战。但他全军覆没大渡河畔,千古遗恨。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希望工农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但他失望了,毛泽东不是石达开!毛泽东钦佩石达开的英雄气概,也总结了他失败的教训……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大清王朝,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曾国藩的功过是非,迄今仍有尖锐的争论,鲜明的分野。青年毛泽东为何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呢?自有当时的道理。因为曾国藩是一个有重要影响和复杂的人物。
寻找“大同”真理的先驱者
——毛泽东评点康有为
康有为和他的名著《大同书》,影响了毛泽东的青年、中年和晚年。青年时他崇拜康有为,晚年则力争把“大同”理想变成现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真理所在,毫不旁顾”
——毛泽东评点谭嗣同
他的《仁学》著作,他为变法勇于献身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赢得了毛泽东的钦佩。
下卷毛泽东评点现代人物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毛泽东评点剥、中山
孙中山是中华民族20世纪的第一个伟人。他的贡献是巨大的,遗产是丰富的。毛泽东毕生对他由衷的敬仰和推崇,率领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的事业,誓将遗愿化宏图。毛泽东对孙中山评价之高、论述之多,有力地宣传了孙中山,教育了民众……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毛泽东评点母亲文素勤
一位普通得善良连字都不识的乡村的妇女,竟是一位伟人的母亲。就是这位普通的母亲,却有很优良的品质。他影响了毛泽东,毛泽东对她十分孝敬。
严父促长成
——毛泽东评点父亲毛顺生
虽然是自己的父亲,毛泽东并不隐讳他的缺点:暴躁、自私和短视。毛泽东还勇于披露自己同父亲斗争的历史。但是当阔别32年回到家乡韶山时,毛泽东仍然亲自扫墓,虔诚地向父亲鞠躬……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评点蔡元培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能获得毛泽东如此高的评价,世上有几人?而蔡元培当之无愧。
“所向披靡,令人神往”
——毛泽东评点章太炎
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赫然写着“载湉小丑,不辨菽麦”八个大字,35岁的章太炎敢骂当朝皇上,实在是惊世骇俗,胆气非凡!毛泽东特别推崇章太炎的前半生,说他不愧为政论家。不是么?他主笔《民报》时期所写的文章,锋芒锐利,所向披靡,令人神往……
与时俱进的革命者
——毛泽东评点柳亚子
既是旧文人中有骨气者,又在政治上与毛泽东有共同语言,还在诗词创作上与毛泽东是知音,这位柳亚子实在不一般,他与毛泽东情深谊长……
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
——毛泽东评点李大钊
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刻,毛泽东忘不了是谁的文章将他引上革命之路,忘不了当年在北大时是谁安排他在图书馆工作,忘不了他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忘不了他在敌人绞刑架前仍然发表革命言论……
“和李达的争论,我是错误的”
——毛泽东评点李达
他文笔犀利,说理透辟;他大量翻译马列著作,传播马列主义;他为毛泽东的“两论”写过解说,也曾依据“两论”,就“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同毛泽东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毛泽东承认自己错了,对方正确……
“非革命的民主派”
——毛泽东评点胡适
胡适是大名人,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度成了毛泽东的楷模。毛泽东是怎样认识他的呢?这些认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呢?颇为曲折,颇多启迪。
“厚今薄古的专家”
——毛泽东评点范文澜
1940年初,他带着30多箱书籍,从苏豫皖边区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的器重。毛泽东听他的讲演,与他经常切磋,他写出了不少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尤以《中国通史简编》最为著名……
“想知道一点唯心主义,还得去找他”
——毛泽东评点冯友兰
他是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先是尊孔,后又批孔,晚年写出了独具体系的《中国哲学史新编》(7册),以九五高龄完稿。这样一位哲学大家,毛泽东认为他是属于哪种派别呢?……
“一小差就开到泥坑里去”
——毛泽东评点张国焘
他曾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早期领导人,他还曾是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可是,曾几何时,他一个小差开到泥坑里去了,毛泽东与他有过合作,也有过惊心动魄的斗争……
“吕端大事不糊涂”
——毛泽东评点叶剑英
每逢党和革命遇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总是他挺身而出,进行机智勇敢的斗争,建立奇功。他又有很丰富的军事理论,有很高的古诗词修养,因而有“儒帅”之称……
“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毛泽东评点彭德怀
他曾是毛泽东手下的一员大将,横刀立马,令敌人丧胆:他曾决战朝鲜三千里江山,挫败美帝威风:他敢闯入毛泽东的卧室,吵醒正在午睡的毛泽东;他敢上书毛泽东,直言大跃进的错误;他虽然被打倒过,但在人民心中耸起了一座永不倒的丰碑……
“是正确的领袖人物”
——毛泽东评点刘少奇
他对党的事业有过卓越的贡献,是久经考验的正确的领袖人物;他与毛泽东有过长期密切的成功的合作,党中央和毛泽东曾明确他为党中央主席的接班人。可惜,60年代后毛泽东渐渐与他发生了分歧,“文革”中造成了共和国第一大冤案。“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历史又给了他公正的评价。
李立三仍然是我们的同志
——毛泽东评点李立三
李立三同志虽然犯了错误,毛泽东对他还是真诚团结的,李立三本人改正错误也是认真的。
“有侠气,爽直”
——毛泽东评点陈毅
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关于他,有不少趣闻美谈。毛泽东曾说:“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他去世时,毛泽东抱病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评点杨开慧
她是毛泽东挚爱的妻子,亲密的战友,他们之间建立了高尚纯洁的爱情,一道渡过了一段早期的峥嵘岁月,谱写了光辉动人的篇章。她的意志十分坚定,她的诗作情真意切。她的形象纯洁美丽,……毛泽东怎能不称她为:“骄杨”!
“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
——毛泽东评点罗荣桓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一首《吊罗荣桓同志》,表达了毛泽东与罗荣桓的情谊,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他,堪称楷模式的人物……
“真正的群众领袖”
——毛泽东评点刘志丹
毛泽东称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周恩来则赋诗说:“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他宛如鲜艳的映山红,年年岁岁与人民生活在一起。
“绵里藏针,柔中有刚”
——毛泽东评点邓小平
他是继毛泽东之后领导中华民族振兴的又一位伟人。他“三落三起”,一次比一次辉煌,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他是毛泽东很长时期信赖和倚重的人物。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正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胜利迈向21世纪。
“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
——毛泽东评点陈伯达
他也是一位大名人,但到晚年却犯有严重错误。早年他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对哲学史和马列理论还是下过一番功夫钻研的,他写的一本书还得到了毛泽东的夸奖……
“有时真理在一个人手里”
——毛泽东评点陈云
“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每逢经济遇到困难的关头,毛泽东首先想到陈云,请他出来调整政策,改变局面。毛泽东逝世之后,他作为中央核心人物之一,为纠正“文革”错误,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很会写文章”
——毛泽东评点姚雪垠
他是成名很早的作家,没想到50年代后期被打成右派,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但他从此埋首研究明末农民起义,写作发表了多卷本小说《李自成》。他忘不了,毛泽东对他的支持和教导……
“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毛泽东评点陈永贵
他43岁才开始扫盲,49岁竟能在首都大会堂面向一万多听众作报告,侃侃而谈,赢得了阵阵掌声。他讲得好,首先是他干得好。他带领大寨人改造了虎头山,治理了狼窝掌。他带头塑造的“大寨精神”,震撼了神州大地,激励了亿万愚公……
“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
——毛泽东评点郭小川
他的诗,充满激情,能打动青年:他的诗其形式,宛如楼梯,别具一格。毛泽东喜爱他……
“得力助手,绝不能下放”
——毛泽东评点田家英
他出身贫苦,但立志“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靠自学而成才。他15岁便来到延安,18岁就当马列学院的教员。他通文史,善诗词,办事认真,是毛泽东的得力助手。毛泽东对他期望甚高,用心栽培。他本可有更大作为,却被江青反革命集团逼上绝路,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时年不过44岁……
“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毛泽东评点毛岸英
对于自己的子女,毛泽东从不溺爱。对长子毛岸英,从小严格要求,要他到艰苦环境锻炼,培养革命意志,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抗关援朝战争刚一爆发,他走上了前线,捐躯异邦,牺牲后仍然埋在朝鲜大地上。的确,他没有享受什么特殊待遇……
“我不是天才。我本来是想当一名教书先生”
——毛泽东评点毛泽东
毛泽东评论过许多古今人物,也多次评论过他自己。他谈过他的性格、他的知识、他的才能、他的志愿、他的功过……,从他的自我评论中,可看出一代伟人的内心世界,可看出他的爱憎忧乐,他的不懈追求。的确,他是伟人,但不是“圣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