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官谈面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考官谈面试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2.69 8.7折 26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玉瑛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7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玉瑛 著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1188123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6页
  • 字数 1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考官谈面试》有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针对性。许多考生对面试的礼仪规范、面试的答题技巧等等,都是略知一二,而缺乏全面的了解。《考官谈面试》则针对考生的实际需求,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而较为全面的论述。二是实践性。《考官谈面试》将面试理论与面试实践紧密结合;以案例说方法,用例题讲技巧,为考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思路。三是示范性。《考官谈面试》介绍了面试试题的基本类型,并给出了许多面试答题范例。其技巧能有效地指导考生的面试,其范例能成为考生面试的参考。
【作者简介】
刘玉瑛,辽宁丹东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北京市领导人才考试评价中心特聘面试专家。在校内外主讲”领导干部的语言艺术”“公务礼仪““社交礼仪”“现代领导能力”“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关键在于落实”等课程。著有《关键在于落实》《落实要讲方法》《做事要讲规则》《诚信决定存亡》《领导是门大学问》《领导影响力》《党政干部口语表达艺术》等书籍20余部。曾4次获得中共中央党校科研一等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一、仪容要美
(一)体味清新
(二)面庞洁净
(三)化妆淡雅
(四)头发亮柔
(五)口腔卫生
(六)双手干净
二、衣着得体
(一)衣着整齐洁净
(二)着装大方协调
(三)注意细节到位

第二章用好“通向四方的推荐信”
一、等候面试时的礼仪要求
(一)要准时到达面试的地点
(二)对待考务人员谦和有礼
(三)进入面试室前关闭手机
二、面试开始时的礼仪要求
(一)轻叩屋门
(二)微笑问好
(三)热情握手
(四)“请”才入座
(五)坐姿端庄
(六)大方得体
三、面试过程中的礼仪要求
(一)眼神自然温和
(二)面容微笑亲切
(三)态度“略卑不亢”
四、面试结束时的礼仪要求
(一)将坐过的椅子归原位
(二)将使用的纸笔收拾好
(三)真诚微笑地表达谢意
(四)面对着门把屋门关上
(五)向考务人员表达谢意

第三章考生心态影响面试结果
一、战胜自卑,树立自信
(一)相信自身的价值
(二)看到自身的优势
(三)善于作正确比较
(四)用暗示鼓励自己
(五)用阳光思维思考
二、消除紧张,从容应考
(一)在战略上要藐视它
(二)在战术上要重视它
(三)面试前想办法调整
(四)面试中能控制语速
三、放弃侥幸,认真准备
(一)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有耕耘才有收获

第四章要想把题答好,先要学会思考
一、系统思考及其在答题实践中的运用
(一)善于整体思考,防止割裂思考
(二)善于动态思考,防止静止思考
(三)善于本质思考,防止表面思考
二、辩证思考及其在答题实践中的运用
(一)坚持发展变化,避免形而上学
(二)坚持普遍联系,避免孤立片面
(三)坚持“两点论”,避免“一点论”
三、创新思考及其在答题实践中的运用
(一)破除常规思维,学会逆向思考
(二)破除线性思维,学会发散思考
(三)破除复杂思维,学会简单思考

第五章了解考官心理,方能有效应对
一、考官的首因效应与考生的应对策略
(一)考官首因效应的形成因素
(二)考生应对考官首因效应的策略
二、考官的自负心理与考生的应对策略
(一)考官自负心理的形成因素
(二)考生应对考官自负心理的策略
三、考官的晕轮效应与考生的应用策略
(一)考官晕轮效应形成的因素
(二)考生应对考官晕轮效应的策略
四、考官的伯乐心理与考生的应对策略
(一)考官伯乐心理的形成因素
(二)考生应对考官伯乐心理的策略

第六章掌握语言艺术,提高面试成绩
一、面试回答问题的原则
(一)有的放矢
(二)通俗易懂
(三)言简意赅
(四)准确无误
(五)得体自然
二、面试中有效倾听的艺术
(一)能说还要会“听”
(二)会听是有技巧的
三、面试回答问题的总体技巧
(一)明确报考角色
(二)清楚出题意图
(三)理顺答题思路
(四)善于深入思考
(五)化抽象为具体
四、面试回答问题的注意事项
(一)不要抢话头
(二)想好了再答
(三)避免口头禅
(四)忌讳绝对化
(五)概念要明确

第七章自我介绍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与实例解析
第八章人际关系处理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与实例解析
第九章理解认识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与实例解析
第十章计划组织协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与实例解析
第十一章突发事件处理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与实例解析
第十二章言语表达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与实例解析
第十三章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