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古观象台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古观象台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的书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81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久金、崔石竹、李东生 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1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久金、崔石竹、李东生 著
  •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4026628
  • 定价 1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1页
  • 字数 132千字
  • 丛书 “科学发展观”科普读物
【内容简介】
北京古观象台,是中国古代惟一流传至今的一座皇家官办研究机构。它设备齐全、规模宏大。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天象观测,研究探索宇宙的奥秘,测定、预报天体的位置和改进历法的精度。
北京古观象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现有台址及其设备,自明正统二年(1437年)建台以来,不断更新改建,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金代迁都北京以后,将北宋汴京的天文仪器和图书搬至北京,在北京设立了太史局,并建立了司天台。由于当时战乱频繁,金代国家财力有限,并未制造大型天文仪器,仅由天文官张行简对宋皇佑浑仪加以改造,以便适于北京观测之用。
《北京古观象台》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供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一金代燕京候台探幽
1.北宋和金代天文仪器的来龙去脉
2.金司天台遗址的考查
3.金代燕京司天台的天文工作
4.关于丑和尚献仪象图

二元大都天文台溯源
1.元太史院
2.郭守敬的天文工作及授时历的编撰
3.授时历的科学成就
4.元制天文仪器
5.郭守敬的恒星观测工作

三明观星台
1.北京观星台台址和仪器的建设
2.明代中期的仪器制造和修复
3.明代中期观星台的天文观测
4.明末欧洲天文学的输入和徐光启的改历活动
5.中国与高丽、朝鲜前期的天文学交流

四清观象笛
1.汤若望在钦天监的活动和时宪历的编制
2.杨光先与耶稣会士的斗争及在钦天监的活动
3.南怀仁在钦天监的天文工作
4.纪理安地平经纬仪和戴进贤玑衡抚辰仪的设计制造
5.《历象考成》正续编的编撰和清代历法改革
6.《仪象考成》正续编的编撰及星表
7.清钦天监主要天文活动和大事年表
8.清代天文学对朝鲜和欧洲的影响
9.北京古观象台天文仪器所遭劫难与回归

五民国初年观象台的后期工作和结局
1.中央观象台时期
2.开办国立天文陈列馆

六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古观象台
1.文物保护和修复
2.文物复制与利用
3.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