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与跨文化适应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与跨文化适应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默认发一本,若是多种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有批发需求的联系客服

78.46 6.1折 12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慧玲、陈宇鹏、董海宁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07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慧玲、陈宇鹏、董海宁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85479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348页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学、社会学和城市地理学的视角,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在义乌、广州等地就来华非洲人的实际情况、跨文化社会交往状况与跨文化适应状况展开调查。此外,作者还通过田野调查对在华非洲人进行了研究,弥补了问卷调查的不足。调查发现,中非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双方人员的来往,进一步加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这一频繁的人员流动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完善入境管理、移民管理,设立相应的制度等。 


【作者简介】
李慧玲:女,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留学生教学及管理、外国人管理、跨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和跨文化适应研究(13BRK015),评审结果为良好。先后在广西民族大学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先后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5)和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7)。  

陈宇鹏:男,副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移民,移民社会学。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重点课题一项。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董海宁:男,副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社会学,社会工作。主持完成民政部等课题。在西北人口、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民间交往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来华非洲人研究述评 

第四节来华非洲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研究的主要框架 

第二章中非命运共同体与来华非洲人 

第一节中非经贸关系与来华非洲人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的人口构成 

第三节非洲人的来华经历 

第三章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 

第一节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的理论支撑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分析 

第三节来华非洲人社会关系分析 

第四节来华非洲人公共关系分析 

第五节来华非洲人社会支持网络 

第六节文化图像与来华非洲人社会的交往性 

第四章来华非洲人文化适应 

第一节文化适应理论对来华非洲人研究的观照 

第二节来华非洲人生活适应 

第三节来华非洲人的语言适应 

第四节来华非洲人的贸易适应 

第五节来华非洲人的心理适应 

第五章结语:大趋势、大背景、大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非洲人调查问卷(中文) 

附录2非洲人调查问卷(英语) 

附录3非洲人调查问卷(法语) 

附录4中国人调查问卷 

表目录 

表1-1问卷调查来源地区 

表2-1调查样本来源非洲区域分布 

表2-2广州、义乌及其他地区非洲人性别比(N=920) 

表2-3被调查非洲人年龄分组 

表2-4被调查非洲人的婚姻状况 

表2-5被调查非洲人的学历状况 

表2-6被调查非洲人的职业构成 

表2-7被调查非洲人的宗教构成 

表2-8被调查对象累计来华时间 

表2-9被调查非洲人来华目的 

表2-10被调查非洲人来华前对中国的了解 

表2-11被调查非洲人了解中国的途径 

表2-12广州、义乌非洲人了解中国途径比较 

表2-13被调查非洲人来华前后对中国的印象对比 

表2-14广州、义乌非洲人来华之前对中国的印象 

表2-15广州、义乌非洲人来华后对中国的印象 

表2-16广州、义乌非洲人印象变化分类 

表2-17广州、义乌非洲人印象差的具体变化 

表2-18非洲人愿意向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情况 

表2-19广州、义乌非洲人愿意向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比较 

表2-20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生活变化比较 

表2-21来华非洲人平均月收入分组 

表2-22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平均每月收入分组比较 

表2-23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是否比来华前收入有提高 

表2-24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居住情况比较 

表2-25非洲人家人在中国的情况 

表2-26来华非洲人跨国流动经历分组 

表2-27来华非洲人去过中国城市数量分组 

表3-1来华非洲人按累计来华时间划分的跨文化交往意愿的百分比(N=744) 

表3-2来华非洲人按学历划分的跨文化交往意愿的百分比(N=791) 

表3-3来华非洲人按居住地点划分的跨文化交往意愿的百分比(N=841) 

表3-4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的交往意愿 

表3-5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的交往目的 

表3-6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交往对象 

表3-7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交往频率 

表3-8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拥有中国朋友比较 

表3-9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手机上中国联系人数量比较 

表3-10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交往的频率 

表3-11义乌中国人非洲朋友数量调查 

表3-12义乌非洲人与中国人的交往方式 

表3-13义乌中国人与非洲人的交往方式 

表3-14非洲人与中国人的交往语言 

表3-15义乌来华非洲人用何种语言进行沟通 

表3-16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闲暇时间与中国朋友交往时间比较 

表3-17义乌来华非洲人业缘交往状况 

表3-18义乌来华非洲人业缘分类比较 

表3-19义乌来华非洲人跨文化友缘关系基本状况 

表3-20义乌来华非洲人跨文化友缘分类比较 

表3-21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友缘交往比较 

表3-22来华非洲人公共交往分类比较 

表3-23义乌来华非洲人在华参与公共交往状况 

表3-24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公共交往比较 

表3-25来华非洲人三种社会交往关系比较 

表3-26来华非洲人工具性支持网络的构成 

表3-27来华非洲人工具性支持网络规模 

表3-28来华非洲人情感性支持网络的构成 

表3-29来华非洲人情感性支持网络规模 

表3-30被调查非洲人家人在中国的状况 

表3-31非洲人是否对义乌城市的整体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表4-1来华非洲人气候适应满意度 

表4-2广州、义乌非洲人居住的地点比较 

表4-3选择居住地点时愿意与谁做邻居 

表4-4广州、义乌非洲人居住满意度 

表4-5广州和义乌来华非洲人食用中餐对比 

表4-6来华非洲人很难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表4-7来华非洲人对饮食的满意度 

表4-8来华非洲人对中国交通的满意度 

表4-9来华非洲人去过中国城市的数量 

表4-10来华非洲人去过中国城市数量分组 

表4-11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在中国旅游意向对比 

表4-12来华非洲人对购物消费的满意度 

表4-13来华非洲人对娱乐的满意度 

表4-14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对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对比 

表4-15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对比 

表4-16来华非洲人生活适应测量 

表4-17来华非洲人对社会环境适应程度测量 

表4-18来华非洲人对人际关系适应程度测量 

表4-19来华非洲人对公共服务适应程度测量 

表4-20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母语状况 

表4-21广州、义乌来华非洲人掌握汉语情况 

表4-22累计来华时间和掌握使用汉语状况比较 

表4-23来华非洲人语言适应程度测量 

表4-24跨文化交往与语言适应 

表4-25中国的生意对我很重要 

表4-26在中国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表4-27在中国的时间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表4-28我希望自己能够留在中国生活 

表4-29希望自己能够留在中国生活 * 地区 

表4-30被调查非洲人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 

表4-31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来华之前对中国的印象 

表4-32被调查非洲人来华之后对中国的印象 

表4-33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来华后对中国的印象 

表4-34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来华前与来华后印象变化情况 

表4-35不同时间来华的非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 

表4-36来华后您的生活发生的变化 

表4-37不同地区来华非洲人生活发生变化的比较 

表4-38希望继续在中国做生意 

表4-39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希望继续在中国做生意的比较 

表4-40是否愿意向您的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 

表4-41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被调查非洲人愿意向家人和朋友推荐来中国的比较 

表4-42我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表4-43来华非洲人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广州与义乌及其他地区的比较 

表4-44来华非洲人促进了中非关系问卷统计 

表4-45不同地区来华非洲人对促进了中非交流的比较分析 

表4-46来华非洲人心理对在华生活的总体适应 

表4-47广州、义乌和其他地区非洲人对生活的心理适应的比较 

表4-48来华非洲人心理适应状况测量 

表4-49我不喜欢中国的生活 

表4-50来华非洲人对“我不喜欢中国的生活”回答的地区差异比较 

表4-51来华非洲人对贸易活动的心理适应 

表4-52广州、义乌非洲人对贸易活动的心理适应的比较 

表4-53来华非洲人对学习环境的心理适应 

表4-54广州、义乌非洲人对学习环境的心理适应的比较 

表4-55我在中国能满足宗教生活需要 

表4-56来华非洲人对社会交往的心理适应 

表4-57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对社会交往的心理适应对比 

表4-58来华非洲人是否能够与中国人成为朋友的状况 

表4-59来华非洲人在中国生活与中国人的距离感统计 

表4-60来华非洲人能够与中国人和谐相处统计 

表4-61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能够与中国人和睦相处的比较 

表4-62来华非洲人在中国感受到歧视程度 

表4-63来华非洲人被歧视内容 

表4-64在中国有没有受到不公平对待的问卷统计 

表4-65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有没有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比较 

表4-66您在中国有没有被排斥的感觉 

表4-67不同地区的来华非洲人对在中国有没有被排斥的感觉的比较 

表4-68义乌人是否歧视非洲人 

表4-69歧视表现在哪些地方 

图目录 

图3-1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意愿 

图3-2累计来华时间与非常愿意与中国人交往 

图3-3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交往的目的 

图3-4义乌来华非洲人与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对象 

图3-5来华非洲人社会关系评价“很亲密”频率分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