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

30 7.9折 38 九品

仅1件

贵州贵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龚启荣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旧书

上书时间2024-05-10

也闲书局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内页干净无写画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龚启荣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12108415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4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当代形式逻辑引论》原创性地研究并清晰而准确地阐述了概念、命题、逻辑定理、逻辑证明,以及在各方面的应用。作为真正的逻辑科学的传统形式逻辑源远流长,具有始终深深地植根于和自然语言形影不离的普通逻辑思考实际、在理论上坚持论证不许循环等深刻正确的主导思想,向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效能卓著的从已知获取新知的工具。
【作者简介】
龚启荣,江西景德镇人。1964年贵州大学毕业后被选派到贵州省委党校理论研究班学习并开始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系贵州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国际符号逻辑协会会员、BLS国际逻辑学会会员,东亚国际符号学会会员,贵州省社科联黍员、贵州省科协第四届委员,贵州制约逻辑学会理事长、贵州省逻辑教学研究会会长,任贵州大学逻辑学教授、学术带头人、逻辑学研究生点主持人、领衔导师,任责州人民武装学院督导和逻辑学教授。发表论著EntailmentLogic——ADevelopmenofTradItionalLogicOurTimes(J)(第八届国际逻辑、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讨论会论文集,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7年)、EntailmentLogicAndKrlowledgeRepresentation(J)(《符号逻辑杂志》,美国,1992年第1期第57卷),Objee—tivityLogicisReBesPLogicInstrumentofKnowl-edgeRepresentation(J)(《符号逻辑会刊》,美国,2007年第3期第13卷)、OrthodoxMathematicalLogicisNotaReasoningTheor(J)(《符号逻辑会刊》,美国,2007年第3期第13卷)、《形式逻辑导引》(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逻辑斯谛——又称“数理逻辑”的二值数学》(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逻辑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当代形式逻辑基础》(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100多篇(部)。完成国家电子工业部、教育部和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曾10余次受国际重要逻辑学术会议邀请并发表论文。龚启荣的教学、科研情况在《团结报》、《贵州日报》、《贵州经济报》、《中国哲学年鉴》、《贵州年鉴》以及一些网站上均有介绍。
【目录】
引言
一、逻辑科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
二、传统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
三、当代形式逻辑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
四、当代形式逻辑的研究领域、哲学思想和理论观点
第1篇客观世界的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
第1章当代形式逻辑语义学基础(1)——客观世界的项和事件
1.1客观世界的集
1.1.1对象、个体与集
1.1.2集的共仅属性
1.1.3集的性质
1.1.4集的分类
1.1.5集与集之间的关系
1.2客观世界的N目组、N目组集和N元关系
1.3客观世界的N元函数关系
1.3.1映射
1.3.2n元函数关系
1.4客观世界的项(TERM)
1.4.1个体变元
1.4.2n元函数的变值
1.4.3项的定义
1.4.4项的分类
1.5客观世界的原子事件
1.5.1闭原子事件及其有无值
1.5.2开原子事件及其划分
1.6客观世界的真值函数关系与纯真值复合事件
1.6.1真值函数关系
1.6.2真值表
1.6.3纯真值联结关系
1.6.4纯真值复合事件
1.7客观世界基本的非纯真值联结关系——充分条件关系及其两个独立性
1.7.1充分条件关系与必然关系同义
1.7.2充分条件事件的定义及充分条件关系的两个独立性
1.8客观世界的导出的非纯真值联结关系和非纯真值复合事件
1.8.1必要条件关系和必要条件事件
1.8.2约合关系和约合事件
1.8.3尽举相容选择关系和尽举相容选择事件
1.8.4尽举反相容选择关系和尽举反相容选择事件
1.8.5尽举不相容选择关系和尽举不相容选择事件
1.8.6充分必要条件关系和充分必要条件事件
1.9客观世界的事件

第2章当代形式逻辑语义学基础(2)——客观世界的逻辑结构和
逻辑规律
2.1客观世界的逻辑结构
2.2客观世界逻辑规律的种类
2.3客观世界的逻辑定律
2.3.1客观世界的事件逻辑定律
2.3.2客观世界的项逻辑定律
2.4客观世界的逻辑法则
2.4.1客观世界的事件逻辑法则
2.4.2客观世界的项逻辑法则

第3章逻辑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
3.1逻辑规律概述
3.2逻辑规律不是思维自身的规律
3.3逻辑规律不是符号自身的规律
3.4逻辑规律是且只能是客观世界的规律
第2篇逻辑思考概念

第4章逻辑思考概述
4.1逻辑思考的定义
4.2逻辑思考的内容
4.3逻辑思考的形式化
4.4逻辑思考、思考对象、语言载体的关系

第5章概念
5.1概念的概述
5.2当代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5.2.1概念的外延
5.2.2概念的内涵
5.3概念的种类
5.3.1实概念空概念
5.3.2普遍概念单独概念
5.3.3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5.3.4正概念负概念
5.3.5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5.4当代形式逻辑关于2元关系概念
5.4.1何谓2元关系概念
5.4.22元关系的性质
5.5概念间的关系
5.5.1全同关系
5.5.2种属关系
5.5.3属种关系
5.5.4交叉关系
5.5.5全异关系
5.6划分
5.6.1何谓划分
5.6.2划分的种类
5.6.3划分的规则
5.7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5.7.1概念的限制
5.7.2概念的概括
第3篇命题

第6章原子命题纯真值复合命题
6.1命题的概述
6.1.1何谓命题
6.1.2命题的真值
6.1.3命题的分类
6.2原子命题
6.2.1闭原子命题
6.2.2开原子命题
6.2.31元原子命题和多元原子命题
6.2.4原子命题的真值
6.3纯真值复合命题
6.3.1基本的纯真值复合命题
6.3.2导出的纯真值复合命题
6.3.3多重纯真值复合命题
6.4重言式的判定方法
6.4.1真值表方法
6.4.2归谬赋值法
6.5纯真值复合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第7章非纯真值复合命题
7.1基本的非纯真值复合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7.1.1何谓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7.1.2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后件真假关系的特征
7.2导出的非纯真值复合命题(1)——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7.2.1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7.2.2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7.3导出的非纯真值复合命题(2)——尽举选言命题、约合命题
7.3.1尽举选言命题
7.3.2约合命题
7.4非纯真值复合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4.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4.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4.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4.4尽举相容选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4.5尽举反相容选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4.6尽举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4.7约合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7.5外延命题和内涵命题
7.5.1外延命题
7.5.2内涵命题
7.6下定义和定义
7.6.1下定义和定义
7.6.2如何鉴别一命题是否定义
7.6.3表述定义的自然语句句型
7.7复合命题的自然语言载体
第4篇逻辑定理

第8章推理和导出
8.1逻辑定理概述
8.1.1命题逻辑和名词逻辑
8.1.2推理和推理式
8.1.3导出和导出式
8.2常见的命题逻辑推理
8.2.1假言推理
8.2.2尽举选言推理
8.2.3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
8.2.4充分条件假言联言推理
8.2.5二难推理
8.2.6归谬推理
8.2.7假言易位推理
8.3常见的命题逻辑导出
8.4关于“必然”、“可能”的推理
8.4.1上反对关系推理
8.4.2下反对关系推理
8.4.3矛盾关系推理
8.4.4差等关系推理
8.4.5关于“实然”与“必然”、“可能”的推理
8.5归纳规则类比规则
8.5.1不完全归纳规则
8.5.2类比规则

第9章非推导逻辑定理
9.1不矛盾定理
9.1.1何谓不矛盾定理
9.1.2不矛盾定理的运用
9.2排中定理
9.2.1何谓排中定理
9.2.2排中定理的运用
第5篇传统形式逻辑直言命题及其推导理论简介

第10章传统形式逻辑直言命题
10.1传统直言命题概述
10.1.1什么是直言命题
10.1.2直言命题的种类
10.2AEIO的真假情况
10.3AEIO的真假关系
10.4AEIO的主词和宾词的周延性问题
10.5直言命题的否定命题及其恒等命题

第11章传统形式逻辑直言命题推导
11.1传统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导
11.1.1以sAp或其否定命题﹁(sAp)为前提的四种推导
11.1.2以sEp或其否定命题﹁(sEp)为前提的四种推导
11.1.3以sIp或其否定﹁(sIp)为前提的四种推导
11.1.4以sOp或其否定命题﹁(sOp)为前提的四种推导
11.2传统直言命题变形推导
11.2.1换质推导
11.2.2换位推导
11.2.3换质位推导
11.3传统直言三段论
11.3.1三段论的概述
11.3.2三段论的规则
11.3.3三段论的格与式
11.3.4三段论的省略式
第6篇逻辑证明及其认识论意义

第12章逻辑证明与证实
12.1几个有关概念
12.2证明的定义
12.3几种常见的证明方法
12.3.1反证法
12.3.2侧证法
12.3.3正证法
12.3.4一般归纳法
12.3.5归谬法

第13章逻辑证明的认识论意义
13.1证实的定义
13.2已证明的结论是否已证实
13.3结论对前提来说是否新知
第7篇对逻辑科学发展的进一步研究

第14章对传统形式逻辑读物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14.1传统形式逻辑概念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14.1.1关于概念的定义至今仍不能自圆其说
14.1.2有些概念种类划分不合理
14.1.3“概念不明确”是一种自相矛盾或者模棱两可的提法
14.1.4值得推敲的其他问题
14.2对纯真值有效式的分析
14.2.1对应于传统命题逻辑推理式的纯真值有效式
14.2.2对应于传统命题逻辑导出式的纯真值有效式
14.2.3作为蕴涵怪论的纯真值重言式
14.3关于流行的传统形式逻辑读物中命题逻辑推理式的几点讨论
14.3.1所谓反三段论
14.3.2所谓选言推理式﹁A∧(A∨B)→B等
14.3.3真值表方法不是命题逻辑推理式有效性的判定方法
14.4传统形式逻辑直言命题的当代形式逻辑剖析
14.4.1传统直言命题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14.4.2当代形式逻辑对传统直言命题理论问题的解决
14.4.3传统直言命题和与之相应的外延命题、内涵命题之间的区别
14.5传统形式逻辑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的当代形式逻辑剖析
14.5.1关于传统直接推理
14.5.2关于传统三段论
14.6在逻辑理论上本著作与现行传统形式逻辑读本的比较

第15章关于逻辑证明哲学意义的深入探讨
15.1伽利略的功勋
15.2伽利略的证明纳入当代形式逻辑
15.3关于推理及其前提的一些分析
15.4证明的一般前提的形成和证实
15.5简要结语

第16章当代形式逻辑基础理论在军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实例
16.1概念理论知识在军事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16.2命题理论知识在军事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16.3逻辑定理在军事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16.4逻辑证明在军事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结语逻辑科学的定义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页干净无写画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