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
  •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

10 6.3折 16 八五品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培东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仓库102

上书时间2024-03-04

思影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培东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49882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3页
  • 字数 18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在内容上以诉讼制度的一般性内容为研究对象,揭示和描述了诉讼制度的共同性机理及应然状态。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法理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解析和诠释了诉讼制度的基本要素,并试图在诉讼制度与其基本要素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的、内在的联系。
【作者简介】
顾培东,1956年11月生,江苏省建湖县人。博士生导师。1978年考入西南政治大学。1984的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1987年调入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任研究员、秘书长等职。1995年辞职从事执业律师工作。现任四川康维律师事务所律师。兼任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客座研究
【目录】
修订说明

第一章 社会冲突的法学考察

 一、社会冲突的界定

   (一)冲突的社会学定义

   (二)冲突的法学本质

 二、社会冲突的根源

   (一)冲突的个性根源

   (二)冲突的社会根源

   (三)社会冲突的综合根源

 三、社会冲突的价值评断

   (一)社会学理论对冲突功能的评价

   (二)社会冲突功能的法学评价

 四、结论

第二章 社会冲突的诉讼机制

 一、自然状态的社会冲突与作为法律事实的社会冲突)

   (一)社会冲突成为法律事实的根据和条件

   (二)作为法律事实的社会冲突

 二、解决社会冲突的诸手段

   (一)何谓社会冲突的“解决”

   (二)社会冲突的自决与和解

   (三)仲裁与调解

   (四)诉讼

 三、诉讼机制

   (一)诉讼类型与社会)中突

   (二)诉讼程序与社会冲突

   (三)诉讼的适用与社会冲突

第三章 程序公正:价值、模式及实现

 一、程序公正的价值

   (一)程序公正与法律的正义

   (二)程序公正的社会导向意义

   (三)程序公正与冲突的解决

 二、程序公正的模式

   (一)理想化的公正

   (二)形式的公正

   (三)实质公正

   (四)主观的公正

   (五)过程的公正

 三、程序公正的实现

   (一)冲突事实的真实回复

   (二)执法者的中立

   (三)对冲突主体合法意志的尊重

第四章 诉讼成本与诉讼效益

 一、投入产出:诉讼所无法回避的规则

   (一)冲突主体的诉讼成本与效益

   (二)国家(社会)的诉讼成本与效益

   (三)成本与效益关系对主体行为的影响

 二、影响诉讼成本与效益的诸因素

   (一)诉讼周期

   (二)诉讼费用水平

   (三)诉讼程序的繁简

   (四)裁判结果的公正率

 三、主体间诉讼成本与效益的边际影响及综合优化)

   (一)主体间诉讼成本与效益的边际影响

   (二)边际影响中的取向

   (三)诉讼成本与效益的综合优化

第五章 法官职业行为分析

 一、走下圣坛的法官

   (一)古典主义的偶像

   (二)行为主义的尖刻

   (三)现实主义的信心

   (四)法官:双重人格的载体

 二、法官行为的功能分析

   (一)宣告、解释还是创造法律

   (二)认可或发现事实

   (三)法律职业的“巴尔干化”与法官的功能

 三、法官行为的社会分析

   (一)职业阶层与法官行为

   (二)社会赞同与法官行为

   (三)宗教和政治信仰与法官行为

   (四)物质待遇与法官行为

 四、法官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法官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

   (二)情感冲动型

   (三)经验偏见型

   (四)利他求偿型

   (五)温和精细型

   (六)桀傲自尊型

第六章 诉讼机制中的冲突主体

 一、冲突主体诉讼行为的法哲学根据

   (一)实体权益根据说

   (二)公法行为根据说

   (三)诉讼行为的综合根据

 二、冲突主体诉讼行为的实践制约与障碍

   (一)主体的行为意志

   (二)主体的行为能力

   (三)诉讼行为的社会条件

 三、冲突主体诉讼行为模式的理性趋势

   (一)诉讼发动机制的变化

   (二)主体诉讼境遇的改善

   (三)诉讼行为效益的提高

第七章 诉讼强制及其效用

 一、从法律强制到诉讼强制

   (一)抽象的强制:作为法律属性的强制

   (二)诉讼强制:抽象强制的现实化

   (三)“无强制性”法律规范与诉讼强制

 二、冲突的解决与诉讼强制

   (一)裁决≠冲突解决

   (二)“二次冲突”与诉讼强制

 三、诉讼强制适用及其效用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一)裁判的公正性与诉讼强制

   (二)裁判的法律基础与诉讼强制

   (三)裁判义务或责任的内容与诉讼强制

   (四)冲突主体的责任能力与诉讼强制

   (五)社会协助与诉讼强制

   (六)强制中的制裁与诉讼强制

第八章 诉讼机制中的社会监督

 一、司法独立的相对性

   (一)从政治原则到技术原则:

司法独立的现代根据

   (二)审判权力的社会分享

   (三)诉讼的封闭与开放

 二、社会监督的社会和个性原因

   (一)法律系统自监督功能的局限性

   (二)政治责任和政治参与

   (三)利益的实际关联

   (四)伦理取向和情趣偏好

 三、社会监督的类型

   (一)政府监督

   (二)政党监督

   (三)法学家监督

   (四)新闻舆论监督

   (五)公众监督--

  结语:社会监督的价值与实践难题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