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雪寒文集(增订本)
  • 徐雪寒文集(增订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徐雪寒文集(增订本)

60 7.1折 85 九品

仅1件

内蒙古呼和浩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雪寒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25166

出版时间2006-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650页

字数466千字

定价85元

上书时间2019-01-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徐雪寒文集(增订版)》共收录文章81篇,其中既有解放前对中国社会状况的透彻的分析,亦有建国后对新中国建设的深入思考。 内容涉及工业、农业、铁路、海关、货币、金融、财政、人口等诸多领域。
人物简介
徐雪寒(1911年-2005年),原名汉臣。浙江慈溪人。1935年在上海创办新知书店,任经理。后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会刊《救亡情报》主编、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副总干事。1943年后在新四军军部工作。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局政策研究小组研究员、经济研究处处长,华中财经委员会委员,华中银行副行长,华中运输公司总经理。建国后,历任华东区铁路总局局长,上海铁路局局长,华东军政委员会运输部部长、贸易部部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干事,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合著有《中国经济问题讲话》,译有《德国社会经济史》,编译《社会科学小辞典》等。

个人作品
《中国经济问题讲话》 (合著),作为新知丛书第1辑第7种,于1938年由新知书店出版。

徐雪寒同志翻泽的加田哲二著《德国社会经济史》、编译日本学者神田丰穗著的《社会科学小辞典》两部书,分别由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

1945年7月1日,徐雪寒在《新华论坛》第1卷第10期发表《华中解放区的货币》。

1981年8月29日,徐雪寒在光明日报发表《调整我国人口再生产的关键性决策》。

1982年1月,徐雪寒在《社会科学辑刊》发表《评我国三十年来人口理论的研究》。

1982年2月5日,徐雪寒在人民日报发表《坚决贯彻农村人口政策》。

1982年4月,徐雪寒在《财贸经济》1982年4期发表《谈谈计划经济和商品生产》。

1982年9月13日,徐雪寒与中央党校毛蓉芳副教授、吴健教授合作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经济特区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1982年9月,徐雪寒参考华应申、沈静芷等20余位同志所写的历史文献,回忆并撰写了新知书店自1935年8月至1948年10月结束转为三联书店为止的十三年四个阶段发展历程,题为《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

1983年3月,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晓亮同志合作,在《经济研究》1983年3期,发表《一本好的政治经济学通俗读物--评介<邓克生通俗经济论文选>》。

1983年7月13日,徐雪寒在经济日报发表《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1983年,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戴园晨研究员合作,在《计划经济研究》1983年35期发表《财力使用方向的一项抉择》。

1984年1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武超、陈家勤、李雨时合作,在《财贸经济》1984年1期发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

1984年2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孟宪刚副研究员合作,在《财贸经济》1984年2期发表《试论外贸出口的"假亏"问题》。

1984年9月3日,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冒天启副研究员合作,在《人民日报》发表《综合平衡依然是制定计划的总原则》。

1984年12月,徐雪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冒天启副研究员合作,在《财贸经济》1984年12期发表《学习孙冶方经济理论的一点体会》。

1985年1月,徐雪寒在《上海金融》1985年1期发表《发展商品经济,改造和振兴上海》。

1987年5月4日,徐雪寒发表《从强化宏观控制入手搞好综合经济改革》。

1987年2月,徐雪寒在《金融研究》1987年2期发表《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

1987年6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黄旭助理研究员合作,在《财贸经济》1987年6期发表《当前金融形势和银行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1987年7月7日,徐雪寒撰写《关于我国人口控制问题的几点意见》。

1988年3月,徐雪寒在《财贸经济》1988年3期发表《制止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1988年5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唐明峰同志合作,在《财贸经济》1988年5期发表《深化改革需要尽快建立分级财政体制》。

1988年4月,徐雪寒在《改革》1988年4期发表《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1988年6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军扩同志合作,在《财贸经济》1988年6期发表《论经济效益与承包经营》。

1988年7月11日,徐雪寒发表《价格全面改革分两步走为奸》。

1988年11月23日,徐雪寒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治理整顿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1989年1月9日,徐雪寒在发表《关于治理整顿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1989年12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夏德仁同志合作,在《管理世界》1989年6期发表《当前稳定货币的基本对策》。

1989年9月在沈静芷、俞筱尧、孙全、曹辛之诸同志的大力帮助下,《徐雪寒文集》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薛暮桥同志为之作序。其中经济类文章包括"30年代起至50年代" 和"80年代起至90年代"两段时期的著述。回忆类纪念文章涉及的专题人物及部门,包括周恩来、陈毅、曾山、潘汉年、沈钧儒、邹韬奋、徐雉、孙冶方、庄启东、朱枫(朱谌之)、华应申、沈静芷、陈其襄、徐伯听、许涤新、孙晓邮、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新知书店和三联书店、上海内外贸易系统等。这是一部经济学著作的范文集,不仅有理论深度和历史厚度,而且针对性极强。

1990年4月,徐雪寒在《财贸经济》1990年4期,发表《为继续深化改革开辟道路--祝贺<财贸经济>创刊十周年》。

1991年9月,徐雪寒与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军扩同志合作,在《经济研究》1991年9期发表《改革呼唤新型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和企业制度--<论我国所有制和企业制度的改革>评介》。

1992年3月,徐雪寒在《改革》1992年3期发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研究商品经济理论》。

1994年5月,徐雪寒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发表《五十年后的反思--我对新知书店工作的思考(代序)》。

1995年2月,徐雪寒在《教学与研究》1992年3期发表《<跻身国际市场的艰难起步>评介》。

1996年5月,徐雪寒为《商品经济原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撰写序言。

1999年6、9月,徐雪寒与骆耕漠共同为《一个左联兵士的求索》(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和《庄启东劳动经济文选》(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撰写序言。

2006年10月,《徐雪寒文集(增订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出版。[6]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徐雪寒同志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徐雪寒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战争年代为我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逆境中正确对待组织的决定,不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对待组织的工作决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徐雪寒同志在经济改革之初,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身到中国经济改革的研究工作中。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努力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国民经济建设规模、分配比例关系、财政税收、银行信贷、对外贸易、特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国家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雪寒同志坚持真理,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勤于思考,刻苦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善于运用经济理论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独到的政策建议。他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勇于开拓;他作风民主,为人正派,胸怀宽广,谦虚谨慎,关心同志;为人坦诚,不计名利。

徐雪寒同志在近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不渝地坚信共产主义,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我国的经济政策研究和咨询事业努力奋斗,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2]

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徐雪寒同志道:"如果顾准在学术思想上是一个泰斗级的人物,那么他的才能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3]

1988年薛暮桥在给 《徐雪寒文集》写的序言中说:"历史使他患了一定程度的忧郁症,在同朋友叙谈时常常流露出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但他从来不谈自己所受的将近20年的冤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鲁志强写过一篇《想起徐雪寒》,其中翻来覆去地"想":"我想不出一个革命者被革命专政的所思所想,也想不出一个理想主义者被理想抛弃的所感所受,但我知道那一定无数倍于肉体的痛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