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初期上海报纸《亦报》,1951年10月8日刊,四版
  • 解放初期上海报纸《亦报》,1951年10月8日刊,四版
  • 解放初期上海报纸《亦报》,1951年10月8日刊,四版
  • 解放初期上海报纸《亦报》,1951年10月8日刊,四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放初期上海报纸《亦报》,1951年10月8日刊,四版

150 八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出版单位亦报

语言中文

开本8开

货号et2

上书时间2020-12-19

嘉士轩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详细见图
商品描述
《亦报》(1949~1952)《亦报》是上海解放初期的民办小型日报,1949年7月25日创刊,创办人唐云旌(大郎)、龚之方。该报创办背景、旨趣,大致与《大报》相同。 本专场除了每期中有《亦报)连载的张爱龄小说《十八春》(笔名粱京)外,还有的是如国庆日等重要日期时出版的。 张爱玲在《亦报》上连载长篇小说《十八春》,把署名改用了笔名“梁京”。 在张氏的早期作品里体现了一个忧世主义者诉说着人生的悲凉,有着独特的文化体味意识,遂于政治相隔甚远。但其不谈政治的主张毕竟只是世外桃源般的想法。(《十八春》在一九五零年《亦报》上连载,)当时新中国迫切的需要文化为政治服务。尽管张氏坚守个体自由,但作家的生存意识使她不得不走出“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个人参与方式来面对这场社会变革。《十八春》的结尾的张慕锦的一段话很能体现作者无奈的心迹“政治决定这一切,你不管政治,政治却偏偏要找上你----我结果弄的家破人亡!”尽管张氏极力压抑骨子里面的对政治的冷漠与茫然,违心给文中人物安上自己也不能确定的“光明的前景”的小说结局。不仅叔惠,包括曼桢,世钧甚至翠芝都到东北工作去了,这似乎是个光明的结尾,但勉强入围的政治因素和人物的协调发展无可挽回的削弱了整部作品的完整性和沧桑的主题,一直到后来,作者改了后半部,将《十八春》改为半生缘,依然成就她那份永恒的苍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详细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