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168 38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 著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编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08-06

印次1

印数5.07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51页

定价38元

货号1445

上书时间2021-09-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鲁迅辑录的古小说集《古小说钩沉》,是典范的唐前小说史料整理著作,在中国小说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山作用。在此基础上撰写的《中国小说史略》,则“初步垒筑了中国小说史的体系”①。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人。他所辑录的《古小说钩沉》,郑振铎曾这样评价:“是乾嘉诸大师用以辑校录先秦古籍的方法,而用来辑录古代小说的”,“不仅前无古人,即后有来作,也难越过他的范围和方法的。”(《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这并非溢美之辞,他后来的《中国小说史略》所取得的影响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古小说钩沉》辑录周至隋散佚小说三十六种一千四百余则,引用古书凡六十余种,用以参校者又有十余种,二十余万字,堪称现代古小说史料整理研究的煌煌之作。《古小说钩沉》的撰写,大概在一八九八年鲁迅离开绍兴之前便开始了资料的搜集工作,当时“披览古说,或见伪夺,则取证类书,偶会逸文,辄亦写出”(《古小说钩沉序》)。一九○九年,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开始系统地从事古小说的校辑工作,“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鲁迅致许寿裳的信)。一九一二年二月,鲁迅已经完成了辑录工作,并署名周作人在《越社丛刊》第一集发表《古小说钩沉序》。撰写此书的动机,固然由于鲁迅自幼对古典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在序中似乎指出了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则稗发职志将同古采诗之发,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矣。”鲁迅不仅改变了自《汉书·艺文志》以来轻视小说的倾向,还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对于国民性的探讨。辑录的目的再者就是匡正前人妄判篇目改题撰人之类的混乱,鲁迅曾批评《五朝小说》、《古今说海》等“是胡闹的祖师”,“误人很不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唐人说荟》)。鲁迅从事古小说史料的辑录工作,与他所主张的开创性学术研究要进行资料长编也是分不开的。《古小说钩沉》在鲁迅生前并没有能够得到正式出版,直到一九三八年始编入《鲁迅全集》第八卷面世。其实早在一九一二年,鲁迅便想出版,但因无刻版经费而未能如愿。一九二六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之时,也是出于同样的问题而再度搁置。一九三五年,郑振铎编辑《世界文库》欲收入此书,但鲁迅认为:“一则放弃已久,重新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功夫;二则此种书籍,大约未必有多少人看,不如暂且放下,待将来有闲工夫时再说。”(鲁迅致郑振铎的信)但是鲁迅没有来得及整理,便在一九三六年溘然长逝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