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家门文学系列:岁月笔记

18 6.0折 29.8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从维煕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07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2页

字数210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547

上书时间2020-08-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岁月笔记》作者从维熙是享誉国内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这本《岁月笔记》是作者自选散文集,记录的是他行走山水的心情,哀悼故人的悲情以及回眸□□□□□。书中多篇,是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地描绘中国地脉的原色之作,充满了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精彩书摘
  人与马的咏叹
  ——昨夜潮声·知识分子命运系列之一我不敢说知识分子没有接触过马,可是在知识分子中间,留下这么多人与马的悲欢记忆的,或许可以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了。我童年生活在农村,有过马背童真。但是让我想象不到的是,儿时在马背上的嬉戏,竟然是我人生戏剧的预演,之后在压轴的大戏里,却充满了人与马的世纪悲怆:一支文人的笔杆,突然幻化成一根皮鞭,面前的稿纸,忽然变成赶着马车“破帽遮颜过闹市”的人生画面;劳改农场的一辆马车,鬼使神差般带着我,会见被虱子咬成肉干的、1955年□□为胡风辩护的美学家吕荧;直到一挂马车,把饱览了中国历史沧桑的我送出大墙。今天回忆起来,如果没有我与马之间的苦难奇缘,也许就没了这一曲20世纪的人与马的咏叹……
  / 岁月笔记0000□□辑昨夜潮声 / 1959年的马车惊魂
  这匹马是棕黄色的蒙古马,与我童年骑过的那匹八岁口的老黑马,大相径庭。1954年我由一个山区的野娃儿,进京成了一名党报记者。到了1957年,记者称号之外,我又多了一个副牌,是出版了三本书的青年作家。一个每天挥动笔杆的人,之所以与那匹蒙古马有了关系,要感谢1957年那场人人皆知的“阴谋”运动。一场风暴来临,大树低头,小树弯腰,连我这棵文学小草,也被连根拔起。于是我在1959年冬天,成了摇着鞭子赶着大车、穿街过市的一个车把式。至于我是如何在这场运动中成为网中之鱼的,笔者已无兴趣回叙——那已然是老掉牙的故事了。但是赶着马车横穿闹市的经历,里边蕴藏着的中国历史的经纬,至今反刍起来还有个嚼头——那是我还没有折进大墙电网,留在北京市内改造的一段往事。
  本来,□初我是赶小毛驴车的车把式。由于在建国门内大街一场车技表演,才由驴车夫升格为马车把式的。那时京城的建国门内大街,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长虹织成的彩灯;汽车、马车与自行车,还能结伴而行。但是这条大街有着其他街道所不具备的地缘政治:那儿是北京车站拐向天安门和□□□的必经信道,因而便留下了我生命年轮中的这个绝笔。
  1959年,正是我国大饥饿年代的开始,人还常常要勒紧裤腰,那猪们就更缺乏饲料喂养了。我奉头人之命,赶着一辆毛驴车每天去东郊九龙山酒厂,拉回一车车的稀酒糟,回到永定门外的四路通劳动基地,以解决猪们的腹中之饥。
  那天,也许是天意让我难堪吧,我摇着鞭子经过建国门大街时,正好碰上了迎宾车队,要从北京站开出来。与车队相关联的是,警察催我快把粪车拉走(车厢板上固定着一个铁桶,桶儿残留着稀酒糟黄黄的浆液,形态极像粪便),以防有碍观瞻。我本来就是被打入社会另册的老右,急忙挥鞭赶驴,真是应了老辈子留下的那句“人倒霉,喝口凉水也塞牙”的古话了。当我挥动鞭子催驴疾行的时候,可能是驴儿用力过猛之故吧,它腰下的那根肚带,“叭”的一声折断了。随着这一声响,车上那个用来装稀酒糟的大桶,向车尾滑了过去——由于重而□后倾,驴车上两根长长的车辕,失控地打了天秤,像两挺高射机枪似的指向了天空。老天!肚带在哪儿断了都行,为啥偏偏断在了这个节骨眼的地段呢!毛驴车是要靠那条肚带定位的,由于没了肚带的禁锢,车打了前秤不说,那头毛驴,便自由自在地从车辕里钻了出来。
  “你这是咋搞的?!”警察向我大声训斥,“车队就快从北京站过来了。”
  “肚带断了,咋走?”
  “哎呀!哎呀!”那警察着急地看着手表,围着车身乱转了一阵,不知如何是好。
  时已深秋初冬,我被眼前的尴尬局面,急出了一身热汗。情急之际,我解下了腰里扎紧皮袄的麻绳,用它与断了的肚带衔接了起来;警察帮我按下去两个朝天的车把。两个人折腾了好一会儿,才算让那头毛驴重新复位。可是,这一切都已然晚了,就在我俩刚刚重新套起酒糟车的时候,那迎宾车队已然拐出了北京站口,向西风驰而去。好在车窗上大都挂着布帘,我不知那些贵宾是否看见了这辆“粪车”横在大街之侧;即使是从窗帘缝隙看见了,那些不谙中国国情的外国人,也会把我当成一个青年农民——无论他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也不会想到赶车人曾经是一个拿着笔杆在稿纸上涂鸦的青年作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